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2019年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从夯实农业基础、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工作的意见。
回顾今年一号文件公布之前的背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已满一年,一方面,总体来看,各地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取得初步成效,在实践中,各地也探索出来诸多性质有效的做法,创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距离广大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具体实践中,暴露出的乡村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仍需提升,乡村要素投入和部门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等新难题。
而今年一号文件的内容,既涵盖了成功的模式和做法,也针对具体实践中的新难题,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
整体来看,今年一号文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紧迫性、优先级越来越强。无论是“优先发展”、“硬任务”,还是“决战决胜”、“压舱石”,这些字眼都是在持续深化这样一个导向: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
解决三农问题,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将迎来攻关期和重要的窗口期。对于地方来说,谁能更快更精准地探索出可持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获得先发优势。
具体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今年一号文件有几个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明确了“县域经济”在乡村振兴实践以及解决三农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如何进一步推动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今年一号文件给出的答案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当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着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农产品深加工发展滞后,产销市场衔接不畅等难题,而这些问题造成在乡村农产品和城市深加工之间的“真空地带”和隔离效应。
今年一号文件也直指这个矛盾,在内容中多处提及县域经济,包括倡导“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体系;包括支持主产区依托县域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一号文件中还用到了“尽可能把产业链留在县域”这样的说法;还包括支持县域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农产品专业村镇和加工强县。
在笔者看来,今年一号文件,正式将县域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载体,希望以县域为区域单位,通过强化县域经济,来作为对接城市与农村的“中介”渠道和桥梁。
笔者认为,乡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基础条件及产业要素集聚不足等现实状况,难以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也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集中开发;且发展现代农业也离不开县域配套产业链的完善,等等。这些因素注定了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依托县域大产业来支撑、来配套、来带动。
其次,现代农业产业园将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实践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国农业在产业端面临着质量效益竞争力不高等问题,具体包括: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等等。
这些问题涵盖面极广,远非个体农户、个别企业或者政府就能单独解决。从产业兴旺角度出发,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也需要在广阔的农村地区找到新支点、新平台和新引擎。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定位就是:既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将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可以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是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今年一号文件也肯定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作用,“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联合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笔者认为,只有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这样的抓手,才能更好地将从普遍存在着包括品牌不亮、附加值低、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等关键问题的传统农业大县,更好更快地实现农业产业的深度开发,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最终让整个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速换挡、结构优化。
第三,健全农业产业利益共同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将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除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目标之一。如何让农户更好地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如何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之间形成利益联结,实现共同发展,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一环。
今年一号文件提到,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也提到,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
这两项政策也和笔者考察调研全国乡村振兴实践的典型样本时得到的经验吻合。
比如,以 “正阳模式”为例,该县通过“园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及土地托管模式等,探索订单、“保底+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使企业、合作社、农民利益实现共享。
可以说,只有更好地拓展农业增值空间,培育农民持续增收新的增长点,真正有利于亿万农民分享农业高质量发展成果,才能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专注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一直是笔者以及老杨会客厅坚持的初心。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基准,笔者和老杨会客厅,将紧紧围绕“高点站位 精准赋能”为关键,借助更多维的视角,更加侧重于挖掘地方高质量发展实践、乡村振兴中的先进模式和样本,通过梳理、总结、引导、推广,乃至复制,树立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风向标”,更加精准地做好县域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实践智慧支撑。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