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是全国林改第一县,它拉开了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序幕,改变了当地林业面貌。近年来,该县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多元化发展。如今,广大林农“不砍树也致富”,靠山吃山,“吃”出新味道。
砍树人成为“护绿者”
武平县东留镇封侯村养坑尾山脚下坐落着一座生态养殖场,里面饲养着一群可爱的小生灵——棘胸蛙。5月21日,记者前往造访时,养殖场负责人何汉金正置身于蛙群中,细心观察棘胸蛙产卵和生长情况。这些都是宝贝,林农何汉金对他们十分爱护。
1971年出生的何汉金,2015年以前主要从事林木采伐、经营木材和跑运输经营。砍伐林木、经营木材生意是他全家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每年经他手采伐经营木材达200立方米~300立方米,年收入约10万元,是当时“要致富、先砍树”的典型代表。
棘胸蛙是“百蛙之王”,其仿野生养殖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2015年后,何汉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毅然放弃木材采伐经营职业,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本村养坑尾山脚下新建了一个“东留镇金清生态石蛙养殖场”,主要从事林下养殖“棘胸蛙”产业。
“养殖场面积有2100平方米,养殖棘胸蛙种苗600对,年产商品蛙约1万只,产值达33万元,年可实现利润约20万元。”何汉金说。如今,林下养殖棘胸蛙已成为其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
山披新绿林农富足
“靠山吃山,并不一定要走‘造林-砍伐’老路。不砍树也可以致富,更能富美双收。”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党支部书记钟泰福带领102户村民成立合作社,取名为“绿富”。他们盯准的是林下经济:发展阔叶树育苗、养蜂、种花、栽中草药……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1600多元增加到2016年的13500元。
近年来,武平县因势利导,出台多种优惠政策,扶持发展“种养结合、生态旅游、综合利用”的立体林业模式,大力发展林药、林禽、林菌、林蜂等林下种养业,不断拓宽林农增收的新途径,成功开辟了一条“不砍树能致富,保生态也得益”的绿色发展新路子。2013年10月,国家林业局对武平率先摸索发展林下经济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武平模式。
诚然,2001年前,依靠大山过日子的武平人,世世代代“靠山吃山”,那时“吃”的是树。如今,武平县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9.7%,40万武平人坐拥324.7万亩森林资源,林农们如今“吃”的则是树下的宝贝,并“吃”出了另一种新滋味。
据悉,2017年,该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43.07万亩,林下经济实现产值27.66亿元,参与林下经济建设的林农户数达29952户,实现了农民增收、生态增强、林业增效的可持续经营。
打造兴林扶贫样本
当下,正是采蜜最繁忙的时节。收割蜂蜜、办采蜜科普文化节,养蜂人钟亮生在他的养蜂基地里忙得不可开交。
2011年,钟亮生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先进管理模式,成了武平县养蜂业的领头人。
“林改让大家都格外珍惜自家的林子,这些林子铺好了致富路,我有义务为大家做贡献。”从好生态中尝到了甜头,钟亮生想把这份甜蜜事业分享给更多的乡亲。于是,他主动找到县残联,签订了共同扶持残疾人养蜂的“三一制”协议,即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申请养蜂项目可得到县残联1/3的补助,他扶持1/3,蜂农自筹1/3。
作为福建省23个脱贫攻坚重点县之一的武平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发挥了林下经济在服务精准扶贫中的特殊作用。
近年来,该县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结合精准扶贫,通过建立“公司+基地+贫困户”等多种模式,聚合贫困农户共同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尝试“保底+递增”、“集体资金+民间资本(林农)参股”等合作分红模式,引导林农与工商资本进行合作,建立了“林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收益共分享”的林地经营新模式。
同时,该县建立了以“专家团+服务队”模式为主的林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把技术送到林间山头,力争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都掌握1项~2项林业生产实用技术,为贫困户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林农的技术水平。
平缓坡地辟新田
时值初夏时节,记者穿行于武平县永平、岩前、十方等地,处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草木馥郁,绿意盎然。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昔日低丘缓坡、田小路差的状况已逐步被眼前田成片、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所取代。
在武平县岩前镇迳田村土地整治建设项目区现场,记者看到,大片大片的良田顺地势山间谷地延伸,平坦的机耕路两侧,好几位农户正在田间为刚种下的早稻施肥。
近年来,武平县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到乡镇村,通过逐级分解和落实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加大日常巡查和执法监察力度、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制度等多种措施,使全县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一些农户在土地整治项目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统计,自2014年至今年4月,武平县共立项土地整理项目86个、规模9.76万亩,其中新增耕地6767.77亩,总投资24771.2万元。在土地整治中获益最多的永平镇,5年间立项土地整理项目9个、规模1.19万亩,其中新增耕地644.37亩,总投资3712.76万元;在土地整治项目得到当地村民普遍认可的岩前镇,5年间立项土地整理项目10个、规模1.57万亩,其中新增耕地913.78亩,总投资6109.42万元。
“政府引导、种养结合,创建基地、培育特色,拓宽路子、精准到户”,率先在全国探索的兴林扶贫模式,让武平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