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教师、30岁的宋鹏远赴1800公里外秦巴山区腹地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2016年8月,他兼任大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2017年8月,宋鹏主动申请延期驻村工作1年。近三年来,大寨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硬化了,太阳能路灯亮了,安全饮水通了,更重要的是整合种养殖户、代加工厂、检验机构、线上线下平台等优势资源,建立了农村电商产业链,村集体收入从0到55万元,大量外流务工人才开始回流。
近日,记者采访了宋鹏,听他讲述变化背后的故事。
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
从兰州出发汽车颠簸14个小时终于到了大寨村,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光秃秃的大山。村主任韩燕平在村口接上我,把我带到路边面馆吃了一碗沙湾酸菜鸡蛋臊子面,别看现在的我没有花椒吃不下饭,但当时面里的花椒麻得我的嘴好久没有感觉。
吃完饭,我放下行李就到村里走走。刚开始我挺乐观的,这村不穷,穿村而过的武坪公路边,都是村民的小楼,有的楼前面还停着豪华轿车。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凉,一栋栋都是土坯搭的房子。我进了村民左羊根的家,他的房子没有门,房间里没有任何家电和家具,屋子的一角堆着一堆土豆,炕上的被子已经看不出颜色。左羊根告诉我,因为家里穷,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每顿饭只有土豆。从左羊根家里出来,我心里酸酸的,觉得如果不能帮村里改变贫穷的状况,就对不起村第一书记的称号了。
到大寨的第九天,我去拜访了村里的老文书何四十五。老文书在村里工作了20余年,不久前因身体健康情况退休。他一五一十地给我讲了村里的情况:大寨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亩,山地荒芜,农业生产不成规模,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脑子活的村民,搞木材加工、卖装修材料富起来了,剩下的大部分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没什么技术,大多在外做零工,挣不到多少钱。“村里一直没有致富带头人,现在就看你的了。”他拉着我的手说。
“营盘山上1000多亩地,已经荒了十几年了,如果能把这地开发好,就是一件大好事。”几天后,他还带我到了营盘山。营盘山没有通公路,我俩拨开齐腰深的杂草一路走着。老文书给我指着,哪里种花椒最好,哪里的苞米曾经长得多高。“农村工作一定要从老百姓需求出发,解决大伙的实际问题。”他的话,我一直记着。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到农户家走访,村民们热情纯朴,不管到谁家,都留我吃饭,谁家蒸地耳包子、杀鸡或者杀羊,都会想着我。那些天,我整夜睡不着,一直在想,贫困地区缺什么?种植、养殖技术老百姓都会,但应该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怎么能卖出去,这些是他们缺乏的。
几天以后,到村里第一次开两委会,我就提出村里缺经济发展理念,缺农村经营型人才,缺带领村民致富的信息、信心,缺优质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渠道,这些都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大伙都很支持我,当时我就想,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
沙湾臊子的电商实践探索
问题找到了,怎么破题呢?我想起了酸菜鸡蛋臊子面。每年腊月,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用土猪做肉臊子,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真正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把养殖带起来?同时,做臊子面对花椒需求量特别大,也能把种植花椒发展起来。
2015年,我几乎走遍了天津、北京、西安、兰州等地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并参加了全国农博会。我发现,沙湾臊子存在市场空白,它麻辣鲜香的口感和目前市场上的陕西岐山臊子、河南新野臊子都不同,最受甘肃本地人喜爱,不仅如此,依托陇南的电商扶贫政策,还可以把沙湾臊子卖到全国各地。于是,我决定开发沙湾的特色肉臊子,建立村办集体企业,把大家凝聚起来,共同致富。
起初村民并不相信我,村支书马忠昌说:“万一卖不出去怎么办?咱们可赔不起啊。”我不死心,带着村干部到周边县区调查了解,结果大家都说就想吃沙湾臊子。
2015年11月,我又和村干部专程到甘肃省轻工研究院咨询沙湾臊子产业化的可行性,并请食品质量检验室检验沙湾臊子是否含有有害成分、微生物菌群是否超标等。2016年4月,我与马忠昌再次到访甘肃省轻工研究院,请教学习沙湾臊子、沙湾土蜂蜜、沙湾红谷酒、干菜等食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检验、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这次调研,我们不仅理清了沙湾臊子的产业化思路,更重要的是,送检的两个臊子样本都通过了检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016年,我为当地创立的第一家村集体企业——陇南市白龙湾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揭牌,村民可以技术入股,半成品入股。
2016年7月,臊子加工车间正式动工。8月,我代表村办企业陇南市白龙湾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甘肃省轻工研究院、甘肃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推广沙湾臊子。2017年12月12日,从农户家里收购来的20头散养黑猪被拉到中转养殖场;12月16日正式开始宰杀黑猪,连夜切肉,经过十余个小时的小火慢熬、麻香扑鼻的沙湾臊子正式出锅!
沙湾臊子一经上市,短短几天,数次断货。村民们都乐坏了,我也松了一口气。创办村集体企业,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去做一些事情,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把大家都带动起来,一块儿去致富,提高村集体的威信和地位,一举多得。
我们挖掘沙湾特色,还开发了宕昌罐罐酒、宕昌参芪蜜、沙湾蜂糖酒、沙湾梅花椒等产品5类10款,通过电商途径推广,当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销售收入55万元。
莫让贫困成为下一代的负担
在对比分析处在同一自然环境、基础设施、交通条件下的“先富户”与“贫困户”后我发现,文化素质是两者最大的不同。思维活跃、善于把握商机、接受新观念和新事物较快的村民更容易致富。
于是,我们针对农村电商人才、经营型人才匮乏的问题,组织开展“农村电商培训”,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知识不足、制约贫困村富民产业发展的问题,举办“农村电子商务能力提升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培训班”;成立“电商工作室”,开展农村青年电商创业项目培育、孵化、推广;发起成立“宕昌县青年电商荟”,整合资源、聚合资讯、搭建平台,在市场、技术、人才、渠道等方面助力农村青年电商创业。村里的年轻人赵国强,原本在新疆打工,收入也不错,看到村里发展电商及农产品加工,主动联系我要回来跟着一起创业,目前已成为陇南电商扶贫讲师。
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构建“1+X帮1”的扶贫工作模式,第一个“1”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二个“1”指大寨村,“X”指社会力量,也就是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的资源优势,广泛团结社会力量,助力大寨村扶贫开发及集体经济发展。我联系天津大学校友企业与村里签署“结对帮扶合作协议”,建设“季莳鲜梅花椒基地”“季莳鲜中华蜂蜜基地”,惠及贫困村7个、贫困户200余户;与甘肃省轻工研究院等5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在天津大学、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年货会、推介会,并发起成立“沙湾大寨产业扶贫发展基金”,首期募集社会资金11万元。
我始终没有忘记老文书说的营盘山,没事就上去转悠。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保护,到底该怎么开发?去年9月,在推介农产品时,我看到梅花椒价格非常高,再想想现在村民种的花椒品质差价格低,还卖不出去。于是我就自己掏钱,从网上购买了试种的1000棵无刺花椒、赊账购买2900棵梅花椒到达服务站,与十来个村民一起种到营盘山上。现在营盘山已经种植梅花椒、核桃1800亩,成为大寨村的“银行”。
两年多来,我走遍村里所有249户农户、沙湾镇21个行政村、宕昌县80%的乡镇、陇南市7县1区,我看到更多的是朴实、勤奋、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回首这三年的驻村扶贫工作,“莫让贫困成为下一代的负担”最能代表我的工作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我们扶贫人、村民、基层政府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拼命。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