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李强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以只争朝夕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县市动态

庆城县农村“三变”改革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时间:2018-01-08 人阅读 评论
来源:甘肃要闻

  2017年以来,庆城县聚焦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推动农村“三变”改革,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思路,大胆创新,有效破解了“三农”发展瓶颈,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推动全县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资源变股权,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

  这些年,针对农村部分土地利用率低、土地闲置撂荒等问题,庆城县进行了多种尝试和探索。庆城县明确认识到,把不愿种地、不能种地的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把闲置的土地流转整合出来,实现效益最大化,是改变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为此,庆城县支持鼓励群众开展土地流转和入股,把土地资源转化为农民股权和股金。

  由于距离县城较近,近年来,庆城镇东王塬村许多年轻人都以进城务工为主,依靠和利用土地谋发展的并不多。2017年,在镇里的引导下,王塬村将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与建设美丽乡村结合,组建起了富万家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以租赁和入股两种方式流转土地1500亩,规模化种植苹果。合作社租赁农户的土地,每5年与农户签订一次合同,初期每亩租金400元,从第二个5年开始,根据小麦市场价格调整租金,租期30年。最近,流转土地的部分村民已经领到了2017年的租金。除租赁之外,村民还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按照“确权到户、统一栽植、共同管护、三七分成”的办法,将宜林荒山、荒坡和撂荒地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地块质量面积折资入股,让农民变股东。这种“盘活”闲置土地,进行规模经营的方式,唤醒了“沉睡”的资本。

  目前,庆城县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激活闲置土地14万亩,接近全县农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一。其中,仅2017年新增入社土地就达6.2万亩。

  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

  资金短缺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难题。玄马镇桑梨塬村在解决发展资金问题上,积极转变思路,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借助省市县在农村发展方面给予的资金扶持政策,桑梨塬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群众用林权证、庄基证等资源作为抵押,办理精准扶贫贷款。2017年,全村61户贫困户通过资源抵押方式,累计借贷213万元。其中52户选择自主发展;9户群众把贷来的25万元集聚起来,投入到产业化龙头企业中,按10%的比例收取红利。这样既解决了个别贫困群众缺乏产业支撑的问题,也化解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困难。

  为整合社会闲散资金,桑梨塬村还成立了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县财政投入20万元作为基础运作股本,吸纳132户群众投入股本13.2万元,形成33.2万元固有股本,为缺少发展资金的群众提供短期帮助。目前,已累计为12户群众发放34万元贷款,合作社实现利息收入2.72万元。

  桑梨塬村的做法,是庆城县探索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的一个缩影。通过“合作社+金融机构”的模式,庆城县还搭建信贷桥梁,金融机构将资金借贷给合作社,合作社转贷给农户,收取1%的管理费,既避免了群众贷款“跑断腿”的现象,缩短了审批时间,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合作社集体收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创新,庆城县有效整合了各类资源,激活了闲散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加快了“资金”变“股金”步伐。

  农民变股民,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庆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果树栽植、草畜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县里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长期”与“短期”并举,围绕苹果、苗林、畜牧业、设施农业和特色种植等产业,组建形式多样的农民产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不断深化产业精准帮扶,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目前,在合作社的带动下,马岭黄酒古镇、陇尚风情玫瑰庄园等旅游扶贫产业初具规模,全县苹果、湖羊、中药材、核桃、中蜂等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等入股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按照股份获得收益,通过特色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驿马镇杨湾村是市县确定的“三变”改革示范村。2017年,这个村探索创新“政府扶持引领、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托管”的脱贫发展模式,以65个贫困户为试点户,依托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盛绿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每户入股土地20亩,利用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入股湖羊21只,长成后湖羊由龙头企业打包收购。

  杨湾村贫困户李华平把自己的20亩承包地在兴富养殖合作社入股,按协议一年可分红2.2万元。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李华平,靠在合作社打工,生产季每月还挣回3500元的工资。

  马岭镇马岭村后湾组通过发展集体经济,栽植葡萄园260亩,156户人全部入股,户户分红。2017年,他们种植的“户太八号”葡萄喜获丰收,除土地流转金外,户均分红4000多元。

  如今,在庆城县,依靠入股分红和进厂务工获得双重收入的“新型农民”越来越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群众增加了就业岗位,使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务工,也激活了附属产业,群众变成了产业工人。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