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循着这一思路,从“八八战略”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再到“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浙江扶贫开发步履铿锵。
面对贫困这个全球性难题,中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的奇迹,浙江则是这个奇迹中一颗闪亮的星。
在率先实现贫困县、贫困乡镇摘帽,率先建立低收入农户数据库、在全国最早实施精准扶贫的基础上,2015年底,浙江又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率先实现绝对贫困人口脱贫,成为全国第一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省份。
今年2月,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再度让人欣喜:2016年,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69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达19.2%,“消除4600”成果得到全面巩固,扶贫开发正朝着“高质量、均衡性”目标迈进。
“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循着这一思路,从“八八战略”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再到“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浙江扶贫开发步履铿锵。
勇立潮头
打造全面小康标杆省份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刻。
2015年12月23日,浙江宣告: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兑现了“不把绝对贫困带入‘十三五’”的承诺,在全国率先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个标准,比国家2300元贫困线高出一倍;这个时间,更使得浙江提前五年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浙江,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扶贫开发同样先行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新世纪以来,东海之滨的浙江,以弄潮儿勇立潮头的胆魄和干在实处的韧劲,加快推动扶贫开发战略层层深入、持续发力,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从“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到“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从“下山脱贫”到“山海协作”,从12个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计划到丽水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省委、省政府每五年出台一个扶持政策,过去10年中,省财政每年向26个原欠发达县转移支付年均在300亿元以上。
2015年初,浙江又自加压力、拉高标杆,作出重大决策:到2015年底前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对此,浙江为每户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实行“一户一策一干部”的帮扶机制,采取产业帮扶、金融服务、培训就业、异地搬迁、低保兜底、医疗救助等措施,实行精准扶贫,并逐月晒出“销户”进度表,确保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全省318万“4600元以下”农户如期全部脱贫。
2016年,省委、省政府站在率先高标准完成脱贫任务的新起点上,将补齐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短板作为“十三五”时期必须补齐的“六大短板之一”,并提出了“全面巩固‘消除4600’成果,确保一个都不返贫”的目标。
让每个人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浙江正朝着这个目标奋力迈进。
精准施策
决不让一个人掉队
在大山深处的松阳县古市镇寺口村,年过七旬的村民陈朝贵的情况,通过一张记录老人基本信息、致贫原因、面临问题等内容的扶贫登记卡便一目了然。村里据此为他申请了低保补助,后又聘请他担任村茶叶市场保洁员,每月又增加了1000多元工资收入。以前生活困难的陈朝贵,因此告别贫困,生活状况有了极大改善。
扶持谁,怎么扶?这是基层扶贫开发工作必须解答的问题。
“目前,浙江各地都已建立扶贫对象数据库,并实现了电子化管理。”省农办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初,浙江在原有的低收入农户数据库基础上,全面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确保不错户、不漏人,并根据低收入农户不同致贫原因分类施策,开展针对性帮扶,一本本“帮扶记录手册”成为贫困群众和结对干部间的紧密桥梁。
找准、找全扶贫对象,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
在苍南县,有近半人口是畲族的富源村,用一个“正在进行时”的发展故事,演绎着极具浙江特色的扶贫方式。
富源村背靠笔架山,过去村里人的日子,并不像村里的风景那么美好。山高路远,成了村民致富的最大障碍。
从2002年开始,村里分批进行下山搬迁;随后,当地通过农业企业和扶贫资金互助会进行试点,运用财政资金折股量化等手段,增加村民转移性收入;再后来,从蜜柑产业到水果采摘,从民宿经济到四季花景,全村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山上发掘一个个生态红利。2015年,全村低收入农户人均年收入达8550元。
富源村的扶贫开发之路,折射出浙江扶贫开发最普适的思路,那就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产业和金融扶持,千方百计增强低收入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坚持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导向,以提高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兜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实施扶贫举措,通过纳入低保、异地搬迁、产业开发、帮助就业、金融扶持、光伏扶贫等举措,切实促进低收入农户加快增收。
决不让一个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这是浙江的庄严承诺。
城乡统筹
让人们有更多获得感
2015年初,一条喜讯在浙江大地传播:26个欠发达县正式“摘帽”,寓示着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为推动26个原欠发达县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浙江承诺:原先的政策、财政支持力度,结对帮扶力度以及山海协作力度都不减,省财政将在不低于2014年基数的基础上继续转移支付。
回望来路,“八八战略”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让人们获得更多机遇和更全面的发展,共享全面小康成果。
走进龙游县沐尘畲族乡社里村,一排排下山移民安置房整齐排开,村庄内道路宽敞,绿树成行,一系列亮化、洁化和污水处理工程早已完工。过去,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如今,搭上电商扶贫的快车,村庄内生机涌动,游子回归,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村民脸上。
看得见的变化,既来源于我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也与各部门和单位对相对落后地区在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方面扶持密切相关。
“十二五”期间,全省新改建重要县道1350公里,建成农村联网公路5600公里,42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条件得到改善,农村自来水覆盖率提高到98%;2015年,全省农村低保人口60.02万人,全省所有县低保标准提高到4600元以上,全年农村低保金支出19.6亿元。
更多的改变,则在内心。社里村村民蓝菊梅,如今已习惯将自家吃不完的大米、笋干、南瓜通过农村淘宝远销省外,不仅成交价格比以前提高,还省去了来回奔波、跑到山下贩卖的麻烦。“互联网+”的时代里,一根网线改变了村民的思维方式,也让“放下锄头,拿起鼠标,做做生意”的生活方式在乡村流行。
扶贫需扶志,“输血”变“造血”。在不断深入的扶贫开发进程中,按照改革赋权、转型强农、治水美村、惠民增收的总要求,浙江2万多个村庄的农业发展方式、乡村建设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和基层治理方式,已悄然改变。
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我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66元,同比增长8.2%,连续32年名列全国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66,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城乡一体化的图景,伴随着共同富裕的期待,正在浙江这片热土上升腾。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