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时节,露重霜寒。新年来临之际,全省各地都在为耕种、冬管、建设、跨年、迎新忙碌着,千家万户都在为新的一年准备一场“跨年盛宴”。
稻谷收割后,土地在露水的滋养下焕发生机,不久前刚种下的油菜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远山处,“小田变大田”的建设如火如荼;乡镇市集热闹非凡,商户们张灯结彩,迎接2025年的到来……
在乡村振兴中绘蓝图,在时代浪潮中绘华章,新的一年有新的气象。2024年“丰收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
从三个“增”到三个“更加”,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新一年是农家人一年规划的起步,时间长河奔涌向前,奋斗脚步永不停歇,农业农村发展的根基不断夯实,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人们满怀信心,迎接更加繁荣和红火的明天。
农业增效益——“接二连三”增值增效
从思南县城出发约50里,在山高谷深的武陵山北麓,一个静悄悄地小山村正带着“火辣辣”的酸辣粉活跃在互联网上。
“2024年年中开始,每个月订单都保持在6万单以上,90%源自线上销售。目前周寨村和思南经开区的两个厂,都在加班加点生产,粉丝粉条线24小时不停工。为了保障订单及时发货,我们每天都会安排运输车把产品送到贵阳、遵义的云仓。”贵州佳里佳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助理杨英介绍,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公司正在增加新设备和大量招聘工人,生产线也在加足马力运转。
从年头忙到年尾一直“红红火火”。近年来,依托当地红薯产业,佳里佳农业生产的“陈薯”牌酸辣粉在网络上“出圈”,并带动曾经贫困的周寨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企业做后盾,络绎不绝的订单为底气,以周寨村为中心的红薯版图跨出大山向周边县市扩展。
一个产业“带活”一个村,在全省并非个例,从镇宁县六马镇蜂糖李到龙里县茶香村刺梨,再到修文县平滩村猕猴桃、织金县猫场镇皂角、湄潭县核桃坝村茶叶……每一个产业背后都在讲述着靠一方水土致富兴业的故事。
过去一年,我省坚持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实施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4157.1万亩、产量1146.1万吨。与此同时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持续发力,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
辣椒、刺梨、李子、天麻、蓝莓种植规模登顶全国第一,茶叶、薏仁、猕猴桃、太子参种植规模跑进全国前三。农业“接二连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200家。农业增效带来了踏实的收益,乡村富民产业不断壮大助推县域经济持续绽放活力。
农村增活力——“新旧”力量交汇动力足
2024年12月,黔北乡村“花繁叶茂”的地方,一场热烈的建设正在田间地头展开,挖掘机伸开“巨手”,把厚重的泥土翻出来,移高填低,将一个个小块田变成平坦的大片土地,四五十名工人散布四方,修渠建道,忙得大汗淋漓……
这场高标准农田改造是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迎接新年的头等大事, 要赶在春暖花开前竣工,新一年花茂有新的规划。
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是花茂“明星农家乐”红色之家的主人王志强,早晨7点,把手心的药一股脑抛进口中,他就马不停蹄赶往施工现场。施工现场离不开他,对此王志强却乐此不疲,他说:“村里大小事搞不定,都说找‘老王’,现场管理事情很多,早上安排完施工,中午要给管理团队送饭,下午处理各种问题。目前开工已经20多天,工程进度达到40%,希望春节前能达到80%,赶在2025年2月份完工,这片土地就能种上东西了。”
同样为新一年筹谋的,还有贵州省陶屿繁花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义兵,作为花茂发展的“年轻力量”,过去10年他陆续投入1000万元在花茂办农家乐和农场,抓住花茂土陶文化的机遇,将当地的盬子鸡推向市场化。新一年第一家盬子鸡将在贵阳开业,他眼神坚定地说到:“我们正在积极对‘盬子鸡’进行申遗,把它做成一个餐饮品牌。这是一个长远的规划,2015年总书记来到花茂后,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现在巨大的‘流量’退去后我们的旅游、文化应该怎么发展,需要更多的年轻人把它支棱起来。”
当老一辈与新生代交汇,新农村也迸发着闪耀的活力。2024年,乡村风貌越来越好,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环境美,能人多,动力足。“村超”“村BA”成为贵州农民新生活的生动写照,一项项政策规划落地落实,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好办成,透过现实看发展,全省农村的内生动力正不断加强,现代化农业和乡村建设活力澎湃。
00:25
农民增收入——渠道多元腰包更鼓
新年到来之际,清镇市红枫湖镇民乐村的地戏表演队,又要忙碌起来了。
“新年正是表演最多的时候,我们村现在有两支地戏队伍,一支有20多个人,普定、长顺、惠水这些周边县都邀请我们去表演过。”村支书王达志提起此事神色飞扬,他提到起初市里要求把民乐地戏延续下去,他是很焦虑的,在他看来地戏的现状青黄不接,小的不愿意学,村里仅会的一名老人又已经70多岁,开坝坝会讨论的时候,村民说:“我们才没那闲工夫,要不你一起学,你不学,我们就不学。”
就这样,为了带头把民乐地戏传承下去,王达志换上戏服戴上面具第一个学了起来。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青壮年和小孩都积极地加入了进来。这些年前来邀请他们去表演的地方越来越多,农闲时节,这也变成了民乐村文化走出去,带动村民增收的路子。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样的表演了解民乐村,来到民乐村。乘胜追击,2023年和2024年春节期间,民乐村又办起了篮球赛,周边县市的团队都前来“大比武”。村里的旅游也跟着火了起来,清真牛肉餐馆从1家开到了10家,每逢周末车水马龙。
“现在的民乐和以前,大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村容村貌更靓了,民风更好了,收入更高了……在民乐人心中每个人都有着相似的答案。2024年民乐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200元,腰包更鼓了,村民心里那盏通往幸福的灯,也点亮了。
小乡村反映大变化,增收是托起“稳稳幸福”的关键。过去一年,我省抓牢抓实动态监测和帮扶,以及产业、就业,重点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产业、就业的路子拓宽,让农民增收的渠道更多元化。至2024年11月底,全省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362.8万人。2024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6元,同比增7.1%。如今,全省“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固好三农稳基石,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使命和愿景终会到达……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