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乡村建设,如何各美其美?

时间:2024-07-05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农民日报

 1.jpg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乡情美景,韵致万千。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乡村要建成什么样、怎么建?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给出了明确答案,为建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指明了方向。

  “具有地域特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及乡村建设时反复强调的一个关键点。早在2003年“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习近平就指出,要充分考虑乡村特色,体现山区、丘陵、平原、城郊、水乡、海岛的特点,贯穿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规划理念,使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区域的经济特色和文化特色,保护好古村落、古建筑、特色民居和历史文化遗迹,使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达到完美的结合。在科学理念的指引下,20余年间,“千万工程”浓墨重彩地绘就出之江大地千村千韵和美乡村图景。

  从一域推及全国,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尊重地域特色始终是应当坚持的一条重要法宝。它蕴含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思想,要求各地建设乡村,可以学习他人先进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千村一面,可以向城市建设取经,但不能不顾实际,贪大求洋,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它体现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科学方法论,要求我们找准村庄特色,从本村发展基础、资源禀赋、优势条件出发,从当地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出发,不求快但求好,建设乡村办一件成一件,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西北边陲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西南腹地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山水画卷,青藏高原有“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的纯净神秘……占据我国国土面积九成的乡村地域广大、千差万别,东部与西部不同,西部的不同地区也各有特色。如同每个人有其独特气质,每个村子“气质”也不同。是什么塑造着村庄的独特性?一千个村子可能有一千个答案。归结起来,既要从自然地理、经济发展等村庄的外在条件分析,也要向历史文化、乡风民俗等村庄的内在肌理要答案。体现地域特色,就是要充分挖掘村庄的自然和人文条件,留住乡土味道,展现乡村风貌。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要注重科学规划先行。在县域范围内统筹规划和美乡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镇、中心村延伸;科学论证要保留的村、要整治的村、要缩减的村,不盲目投资,避免浪费,也不盲目撤并,尊重农民意愿。要注重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城郊村要发挥靠近城市的区位优势,乡村建设与发展高效都市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等产业布局相适应;纯农区、山区、渔区要把乡村建设与特色产业相结合,叫响绿色农业村、红色旅游村、蓝色渔乐村、古色古香文化村等特色村品牌。要注重以生态美村为导向。从持续解决农村垃圾、厕所问题等小切口入手,治水养地,修复生态,让乡村成为绿色田园、诗意栖居地,为乡村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不丢乡土味,绘就万千景。未来乡村什么样?浙江的“千万工程”实践勾勒出千村千面各不同的和美乡村新貌。在更广袤的乡土大地上,千千万万个魅力乡村正在乡村建设的“工笔”雕琢下,展现各具特色的新风采。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