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

时间:2024-05-08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日报

2.jpg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强方能国强。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必须夯实农业基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产要素、产业、生产关系、治理体系等相互联系、互补互促的多个方面。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既遵循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充分考虑中国自身国情,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必须从生产力构成要素着眼,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劳动者。

  从生产资料看,需要增加对土地的投资,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提升土地的标准化、规模化水平,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需要赋能种业发展。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建设农业强国,必须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通过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干细胞育种等颠覆性技术,推动我国种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农机装备,以及智慧大棚、垂直植物工厂、养殖工厂等智慧农业基础设施。需要按照绿色低碳要求,运用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发展生物饲料、生物肥药、农业疫苗、可降解农膜等新农资,替代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影响较大的传统化肥农药、农膜、饲料。

  从劳动者看,传统的农业劳动者逐渐难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必须加快培育一批掌握“新农具”、会干“新农活”的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农业劳动者,如农业科技人员、农业职业经理人等。这些“新农人”颠覆了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印象,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农业劳动者。为此,应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契机,以新质生产力为动力,推动更多优秀人才下乡,加快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农业劳动者。

  二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需要着眼农业全产业链,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多元、更高效的新农业新业态。

  从纵向产业链来看,需要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在农产品加工环节,通过工农业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流通环节,需要在农产品电商基础上,加快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VR/AR等数字技术,构建智慧物流,拓展直播带货、粉丝经济等数字化营销渠道,缩短流通链条,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助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品牌化。

  从横向产业关联来看,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可再生能源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能够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群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展现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但也逐渐暴露出同质化严重、市场日趋饱和的问题,亟须拓展产品内容、创新发展动能。现代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和科教意义,能够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提供新的产品内容,新兴的“互联网+农业”催生出定制农业、认养农业、共享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能够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因此,加强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推动农业与医疗健康、可再生能源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生物制造、新型食品等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

  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必须相互适应。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关系,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从产业链看,我国农业生产在产前、产后已基本实现社会化大生产、企业化经营,但生产环节仍以分散的小农户为主体,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缓慢。农业新质生产力具有技术和资本密集的特点,需要实行社会化大生产,农业生产环节存在的规模狭小、资金匮乏、技术和观念陈旧等问题,可能导致上下游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缺乏相应的应用场景和发展条件,从而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构成阻碍。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改造这种农业生产关系。在产前产后环节,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具备“并跑”甚至“领跑”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在农业生产环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社会化程度。

  此外,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农业具有重要的就业和社会保障职能,这决定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一定是多层次、多样化的,既要大力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现代农业,也要容纳承担就业和生存保障职能的传统农业、小农经济。因此,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农业强国的过程中,应始终立足中国国情,保持足够耐心,为传统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留下应有的生存空间。充分发挥农业新质生产力对小农户的服务带动作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县域产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农业新质生产力向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集中,保留农户的小块土地和家庭副业,在村庄规划和土地流转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落实农民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

  四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不仅需要技术经济层面的适应性变革,还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构建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新型治理体系。

  构建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科学研判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新时代党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农业强国,政府的作用不可替代。应加大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投资力度,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培养和农技推广,大力开展农业新基建,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同时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既充分发挥资本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又有效约束资本可能存在的失范行为,实现互利共赢。

  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方面,需要利用城市中的先进生产要素赋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也应保留乡村的独特性和特有功能,使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在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农业基础地位,不能脱离农业甚至损害农业,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以及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

  处理好外来主体与本地农民的关系,构建适应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层治理体系。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不能只靠本地农民,必须大量引进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新农人等各类外部主体。这就要求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基层治理体系,既充分发挥各类外来主体的积极性、保障其合法权益,也照顾本地农民的利益,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