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李克强同志生平照片
李克强同志生平 ...
从愿景到现实,习近平诠释“一带一路 ...
刘国中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 ...
汪洋:法治护航粮食安全 ...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以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3-11-03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日报

1.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对更好地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出了要求。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积极拓展优秀乡村文化的数字化载体,积极推动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

  加强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数字媒体的记录、阅览、检索、共享等优势,把海量的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存储好、运用好、发展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8亿,这既反映出乡村优秀文化数字化的受众基数庞大,又对乡村数字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加强乡村数字基础建设统筹规划,持续完善乡村数字基础建设标准和发展激励机制,推进农村通信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数字化应用场景研发推广,积极推动互联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为推动乡村优秀文化数字化提供日益完善的基础保障。

  推动数字技术与优秀乡村文化多领域深度融合。我国是农业大国,孕育了厚重灿烂的农耕文明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多彩的优秀乡村文化为乡村数字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以数为媒、因村制宜,借助数字技术推动优秀乡村文化资源全景呈现、全民共享。积极运用动漫、游戏、数字艺术、网络文学、网络表演、网络视频等产业形态,挖掘活化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创作传播展现乡村特色文化的数字文化产品,推动乡村文化文物资源数字化,打造个性化的乡村文化消费场景,为乡村振兴拓展新空间、注入新动能。

  积极打造乡村数字人才队伍和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乡村振兴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加强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要加强数字人才和文化人才两支人才队伍的培育。对广大农村地区来讲,这两支人才队伍短缺且缺乏融合是制约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应加强顶层设计,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和鼓励数字文化相关领域人才返乡入乡,尽快缩小城乡文化数字人才差距。另一方面应立足于本土人才培养,通过网上授课、远程答疑、进村入户指导等培训服务,强化本土人才数字技能培训,搭建地方性的乡村文化数字化建设技能型人才库,培育一支熟谙乡村文化、具有数字化思维、掌握信息技术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加强乡村网络文化引导。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有利于传承弘扬优秀乡村文化,促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但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对人的思想观念、社会治理等既会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形成消极影响。在农村,网络文化的“双刃剑”效应更为显著。调查显示,与城市相比,农村未成年人在网络使用方面存在长时间上网情况更突出、使用休闲娱乐类应用比例较高、使用学习资讯类应用比例较低等问题。为此,要加大网络优质内容供给,特别是依托优秀乡村文化增加农村地区网络文化优质内容供给。要注重发挥农民促进优秀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农民信息素养培训,增强农民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和技能,提升农民对碎片化、快餐化、表面化网络文化产品的鉴别力和抵抗力,更好地激发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内生动力。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