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厚基础和关键环节,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色。准确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方位与发展要求,夯实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发展基础,构建其整体推进、协调发展的作用机制,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农业强基保供的战略地位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立足我国“大国小农”等基本国情,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落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夯实农业强基保供的战略地位。
首先,坚定农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根基。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幅员辽阔、地形地势复杂,农业资源丰富多元,依赖农业生产发展的人口比例高,农业现代化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进程。当前,我国还存在着农业资源分布不均、农业区域发展不均衡、农村基础薄弱、农业竞争力不强等诸多不利因素,农业现代化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滞后。只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才能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其次,坚固端牢自己饭碗的保障。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解决了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总体供给问题。但是,粮食供求仍呈紧平衡,稳产保供基础还不牢固。应对世界动荡多变形势,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既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又要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把好当家种业关,走好创新科技路;还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双积极性”,全领域挖掘粮食增产潜能、全方位增强粮食安全保障。
再次,坚实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基础。从当前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上看,还存在食物多样化供求失衡、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尚且存在着一定差距。务必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二、加强农村宜居宜业的基础建设
农村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地理空间,也是实现农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场域。农村现代化不仅包括促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之要义,也包括有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居民生活、乡村治理和农民自身现代化发展等广泛基础,涵盖了以农村宜居宜业建设为中心的乡村基础建设、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城乡发展要素配置与融通发展等方面的现代化,是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地域性内涵的丰富发展。
一方面,要深化改革,提升农村社会发展转型能力。土地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命脉。当前,以“三权分置”为基础的土地制度,兼顾了农业多要素均衡配置和公平效率兼顾的土地产权改革成果,能够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通过吸引外来资本投入、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等方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拓宽农户收入来源,为农村发展提供保障性与经济性并存的动力基础。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加强对小农户的组织、引导、以及多渠道地提供特色性和实效性相统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他们拥有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横向联合、向深加工与绿色增值纵向发展的能力,增强他们向合作化、规模化农业生产发展的自觉自信,为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优化市场要素配置,聚力乡村产业发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改革,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推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应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人才入乡激励机制和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推动城乡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大力创造资本留在农村、造福农民的应用场景,畅通资本下乡和普惠金融助农通道;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培育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夯实农机新型装备设施与运用基础;深入推进“三产融合”,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乡村产业繁荣兴盛。
再者,要因地制宜,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受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产业区域性和农村发展多元性特征与生俱来。必须遵循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尊重“三农”生产生活空间与方式的特殊要求,遵照方便群众、保持乡村功能与特色的原则,因地制宜、依法规划、科学谋划,让农民在村庄规划和环境治理中感到舒心、乐于接受、自觉参与;注重将人们对乡村田园与青山绿水的情感记忆、将当地历史文化与民间技艺等文化底蕴融入乡村建设之中,构建自然乡愁与人文乡愁相结合、绿色生态发展与人文生态保护相并行的特色村庄;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三、提升农民现代化发展潜能
农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建设者,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直接受益人。农民现代化既包括农民自身素养的全面现代化,也包含多元化的农民群体现代化和农民可持续发展潜能的现代化,它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战略抓手。
首先,增强农民自身现代化发展能力。农民现代化的基础在于自身文明素养的现代化。需要将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明与新时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加强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现代文明素养、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水平。农民现代化的动力在于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需要“广泛依靠农民,教育引导农民,组织带动农民”,针对他们的实际水平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开展多渠道、多路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现代农业科技应用能力,提升他们的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民现代化的目标在于实现生活质量的现代化。不仅要保障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均衡化,更要培育农民的现代化消费观念,树立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消费新风尚。
其次,构建多元化的农民群体现代化发展机制。我国农业人口比重大,乡村建设主体也极为多元。在农民现代化进程中,应重视乡村实际存在的多元化农民群体,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力量,增强携手迈向共同现代化的动力。需要加强农业公共性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帮助部分农业劳动力解决由农转非创业创新的负担,帮助小农户做好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型升级和农业生产的节本增效;通过发挥涉农平台与数字经济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增进涉农经营主体与产业链供应链的多方协同,推动农产品生产与休闲农业相协调、农业产供销与物流配送相衔接等应用创新。需要健全和完善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多元化的农民群体现代化。可以通过培养一大批乡村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大胆创新创业,提升携手奔向共同富裕的能力;通过开展与涉农产业组织创新发展相契合的针对性培训,帮助农户、农民增强参与产业融合发展能力,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共赢;通过大力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强传统技艺保护和技术人才培养,积极开发和做强“土特产”品牌,让广大农民拥有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发展的智慧和能力;通过建立吸引农民返乡、市民下乡、能人进乡创业创新等激励机制,形成农业劳动力素质与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全面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再次,拓展农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潜能。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全面、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现代化道路。挖掘农民可持续发展潜能,拓宽农民可持续发展渠道,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必须要充分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他们将美好生活向往转化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增强他们发掘现代农业发展新要素、拓展农村经济繁荣新空间、提升创新创业新境界的意识。“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扭住突出民生难题”,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推动城乡融合与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他们扎根农村大施所能、大展其才的持续动力。充分发挥政府规制和政策引导作用,搭建涉农企业和经营主体联合迈向市场的桥梁,提升农业经营主体与产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