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
汪洋:法治护航粮食安全 ...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2023年8月3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 ...
习近平总书记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千万工程”:推进乡村共同富裕的新模式

时间:2023-07-2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1.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千万工程”既是“民心工程”,也是“共富工程”。今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移师”龙游,也有着推动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深意。

  “千万工程”历经20年,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不断迭代升级,实现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乡村整体变革和全面振兴,重塑了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理念,开创了城乡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物质与精神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新模式,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成功担负起实现乡村共同富裕的新使命。

  补短板与数字化相结合,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全域共富”

  “千万工程”是一项“龙头工程”,牵起城乡融合发展的“牛鼻子”,率先在全国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直面城乡二元化的现实,有效缩小城乡差距,不断实现全域共富。

  从示范整治到美丽乡村,再到未来乡村,“千万工程”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不断补足乡村发展的明显短板,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抓住全省数字化改革浪潮的契机,以数字化改革全面撬动未来乡村迭代升维。

  “千万工程”首先着力补足农村环境“脏乱差”短板,以环境整治为“先手棋”,在农村全面开展了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和“创无违建”等行动,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作为“民心工程”,还不断补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统筹推进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物流及金融网点等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同规同网。“30分钟公共服务圈”和“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全覆盖,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在全国领先。补足农村治理短板,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又激励广大村民参与村庄整治,形成自治、德治、法治、智治“四治融合”治理机制,打造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格局,加快实现治理有效的善治乡村。此外,加强资金、人才和制度保障,加快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制度无差别、发展有差异”的融合发展。

  “千万工程”发展至今,补短板与数字化日益紧密结合。目前,农村的5G、光纤资源基本实现全覆盖,“乡村大脑”等应用实现全省贯通,智慧互联、整体智治的未来乡村图景正徐徐展开。浙江数字乡村水平在全国遥遥领先,不仅带动了农民的数字消费和农村产业数字化发展,而且促进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乡村治理体系的数字化,让农民共享智慧生活,有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数字化赋能“千万工程”,通过创建未来乡村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单元,以未来乡村解码共富。

  美村与富村相结合,绿色高质量发展助推“美丽共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千万工程”是一项生态工程,是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将美村与富村相结合,不仅使浙江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省,获得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而且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成功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民生福祉。

  “千万工程”始终坚持打好“生态牌”,坚定走上了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通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重污染高耗能行业的整治和“小散乱”企业的关停,擦亮生态底色,算好生态与发展的总账。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盘活生态资源、田园风光资源,挖掘自然与人文景观,创建生态品牌,打造乡村慢生活体验区、高端民宿等,以大花园为目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农业、旅游、文化”推动旅游强村,做到了“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以土地入股、环境入股、资产入股等推动村庄经营,实现投资企业盈利与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双赢,有效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走出“以美丽生态引进美丽项目、以美丽项目助推美丽乡村、以美丽乡村反哺美丽生态”的“美丽共富”之路,实现了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良性循环,端稳了“绿水青山”这一“金饭碗”。

  有效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革的“组合拳”。深入推行“两进两回”行动计划、乡村产业“十业万亿”培育工程、“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等,创新发展农村电商、文化创意、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可谓“村村产业有特色、户户创业有奔头、人人就业有门路”!同时,着力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深化新型帮扶共同体建设和“山海协作”工程,实施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行动,深化“共富工坊”建设等等,让农民群众共享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果。

  文化与发展相结合,推进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千万工程”注重乡村文化的发展与农民精神风貌的改善,在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促进农民的现代化,发展重心从“物的新农村”转向“人的新农村”,推进农村农民的精神富裕与物质富裕协调发展。

  “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村民法治教育,完善村规民约,在乡村发展中不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建成一批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农家书屋,在浙江全域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三级阵地”。通过在全省域推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行动,让传统文化“留下来”,使美丽乡村既看得见山水,又散发历史底蕴、留得住“乡愁”。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20511家、农家书屋25335个,构建起“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和“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尤其是覆盖全省的农村文化礼堂,让各地的传统文化“活起来”,还衍生了“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我们的村运会”。20年来,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打造承载着村民共同记忆的精神家园,使广大村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

  总之,20年来不断与时俱进的“千万工程”,完成了浙江乡村的华丽蝶变,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了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兴农富农;重振了乡村文化,重构起农民的精神家园,大大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打造共富基本单元的典范。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