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等重点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体规划布局,推动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坚持城乡统筹规划。按照“城乡一套图、整体一盘棋”的原则,编制了《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村庄布局规划》,制定了《“五村一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规划》及《靳庄村休闲度假综合体规划》《中国农业公园4A级景区创建规划》等专项规划,推动乡村和城市合理布局,融合互动发展。
坚持重点区域布局。规划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森林乡村示范带、“五村一线”美丽乡村示范带,率先建设了五星支部姬庄、森林乡村贯子、休闲度假靳庄、农业公园片区等村韵品牌,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
坚持全域梯次推进。将辖区村庄划分为城市社区类、城郊融合类、整治改善类三类,分别明确了各自建设的原则、方向、目标和任务;推行一村一计划,做到了村村有重点,规划了由“乱变净”到“净变美”再到“美变富”的长周期路线图,并制定分步实施计划,确保所有村庄梯次提升。
一体建设服务,推动乡村建设实现高质量
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投入2630万元,在全区乡村持续开展“六清六乱”专项行动,帮助各村以民兵+党员+志愿者为主体,以不少于50人为标准,组建村级人居环境整治队伍;累计清理垃圾1563处、拆除违建108处、清理残垣断壁180处、治理坑塘23个、“一宅变四园”整治闲置空心院260座,村内环境旧貌换新颜。鹤壁示范区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观摩中排名全市第二。
乡村绿化专项。投入1800万元,以廊道、游园、庭院和村庄“四旁”为重点,栽植景观苗木18万株、果树苗木5万株,新增通村绿色廊道20余公里,打造微景观35处,重点打造精品村2个、示范带2条,擦亮乡村生态底色和特色,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秋季有果的景观效果。
基础设施专项。投入3100万元,新增自来水入户1400户、天然气管道铺设1.1万米,小巷、次街道硬化完成8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同时,在各村因地制宜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环境保护、传统美德展示等主题墙画6000余平方。
乡村风貌专项。投入2200万元,以文化为魂,根据各村文化特色,打造了孝道姬庄、红色冯庄、诚信靳庄等一系列文化村庄;石佛寺、贯子等6个村主街建设改造已全部完工,年底前所有村庄改造完成;打造手绘浮雕壁画、木雕廊架、牌楼等点位121个,引入观光园、手工坊、非遗展馆等特色文化场所48处,乡村风貌实现内涵、颜值双提升。
公共服务专项。投入4800万元,通过农村户籍直接在就近城区入学,实现了城市、乡村教育服务同等化;通过研发上线就业远程服务平台,实现村民远程就业指导;通过增建文化广场、礼仪礼堂、特色牌坊等19个公共设施,丰富了村民精神文明生活,群众的幸福感大幅增强。
一体机制保障,推动乡村建设显现新成效
组织推动保障。成立了由区工委书记和主任任组长的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五组,每月召开一次联席推进会。区办村三级书记责任上肩、上下联动,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一定三诺两评”机制,定期举办乡村建设行动“晒妙招”“公开承诺大会”,构建乡村建设多方联动的推动格局。
资金支持保障。建立了政策支持、财政奖补、街道统筹、村内自筹和村民适度分担的 “五位一体”投入保障机制,已投入资金乡村建设资金9600万元;同时积极用好PPP项目资金,共投用1.12亿专项资金,保障乡村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全民参与保障。着力打造了“联动发力”的宣传矩阵,实行农村人居环境“红黑旗”流动制度,每年每村评选“星级文明户”“乡村光荣榜”“文明家庭”各10户以上,街道级“星级文明户”挂牌300余户,村级“星级文明户”挂牌率达70%,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督导推进保障。成立4个督导组实行“日检查、周通报、月观摩”机制,与办、村干部评优评先和资金奖补直接挂钩,切实推动工作高效推进落实。
据介绍,下一步,将以这次观摩为契机,深入贯彻省、市关于乡村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乡村建设“184”行动落实落细,进一步提升和美乡村宜居宜业水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