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
汪洋:法治护航粮食安全 ...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2023年8月3 ...
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 ...
习近平总书记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坚持新粮食安全观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时间:2023-03-03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日报

4.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为新时代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指明了战略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新粮食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新粮食安全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直接、最根本的体现。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14亿多人口吃饭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为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奠定坚实基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把解决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将保障国家安全作为保障人民切身利益最重要的议题,提出新粮食安全观,为新的历史征程上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6500亿公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新粮食安全观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重要指引。粮食安全是买不来的。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依靠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必须坚持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对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应深刻领会新粮食安全观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聚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为新发展阶段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有效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确保国家大局稳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中国坚持新粮食安全观、加强粮食安全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对促进全球粮食安全合作、推动全球共同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粮食安全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中国探索形成的保障粮食安全之路,为世界维护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经验借鉴,对推动加强世界粮食安全合作、提高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准确把握粮食安全工作的实践要求

  坚持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立足国内基本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阶段,吃饭问题就可以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事实证明,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都会先捂住自己的“粮袋子”,对粮食等农产品出口采取限制措施。因此,必须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坚持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关键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为此,必须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粮食稳产增产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真正实现“藏粮于技”。既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也要加快补上烘干仓储、冷链保鲜、农业机械等现代农业物资装备短板,特别是要加大农业重要装备自主研制力度。

  深化拓展粮食安全保障范围。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向森林要食物,发展木本粮油、森林食品;向草原要食物,推动草原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高渔业发展质量;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植物工厂、垂直农场,缓解农业自然资源约束。同时,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强化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和政策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要求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主产区要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销区要切实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要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与此同时,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多得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决不能让重农抓粮吃亏。

  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要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粮食储备调控能力。粮食储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市场稳定的压舱石、稳定器。必须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我国地域广阔,国家粮食储备适当多储一点、多花一点钱,安全系数高一点是必要的,但也要讲性价比、讲效率效益。加强收储调控,实现更高水平粮食供需动态平衡。强化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加强精准调控,保持粮食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提高应急储备能力,推进粮食流通现代化。

  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快推进粮食高质量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发挥自身优势,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健全监管体系、监测体系、追溯体系。开展粮食节约行动,加强立法,强化监管,推动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积极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对不得不进口的短缺粮食品种,要掌握进口的稳定性和主动权,把握适当比例。农产品贸易要控风险、可替代、有备手,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走出去,提高关键物流节点掌控能力,增强供应链韧性。与此同时,加强全球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等领域合作。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