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做好农民增收“两业”文章

时间:2023-01-10 人阅读 评论
来源:经济日报

2.jpg

  要紧盯产业和就业,做好增加农民收入的“两业”文章。既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增值空间,也要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此外,还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将帮扶力量和各类资源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倾斜,增强产业造血功能,提升就业稳定程度。

  岁末年初,正是农民盘点上一年收入、谋划新一年生计的时候。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紧盯产业和就业,做好增加农民收入的“两业”文章。

  近些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增速连续12年跑赢城镇居民,生活面貌持续改善。但是,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依然很大,在农业生产成本上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依然面临较多困难。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也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据测算,随着农民收入增长,农村消费升级,预计每年可新增2万亿元左右消费需求。可见,农民增收不仅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畅通城乡循环的关键之处。

  做好产业文章是针对农民的经营性收入而言的。促进农民增收,难点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如果产业不兴旺,农民增收就很难。产业兴旺,既可以适度规模化种粮,也可以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产业,不是简单地种几亩地、养几头猪的问题,有条件的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增值空间。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村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把产业空间更多留在县域。要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把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村。

  需要提醒的是,近年来,很多地方在乡村产业升级中,往往规模越来越大、农户参与度却越来越低,这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但是,检验乡村产业发展成效,不仅要看能否增强产业驱动力,提升竞争力,还要看能否让农民有钱赚,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力。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忘了农民这一头,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要避免富了老板、亏了老乡,农户能干的尽量让农户干,企业干自己擅长的事,形成企业和农户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收益。

  做好就业文章是针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来说的。从全国来看,工资性收入已连续多年超过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最大的收入来源。对脱贫群众来说,工资性收入占其收入的六成以上。不过,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宏观经济形势和个体职业素质密切相关。如今,农民务工有了新趋势,跨省外出务工的在减少,就地就近务工的在增多;既有一些农民工找不到理想岗位的情况,又有一些企业缺少技术型农民工的情况。

  要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业。一要引导外出务工就业,提高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力度,让更多农民工成长为技术型农民工,提高就业质量。二要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县域二三产业,吸纳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提高就业便利度。三要以创业带就业。据统计,一个农村创业项目平均可以吸纳6个至7个农民稳定就业,17个农民灵活就业。应鼓励大学生、农民工、企业家等返乡入乡创业,带动更多农民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农民收入问题,既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也有农村中的低收入问题。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框架下来看,做好产业和就业文章依然很有分量。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将帮扶力量和各类资源向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倾斜,增强产业造血功能,提升就业稳定程度,激发他们勤劳致富的精气神。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