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财政下达资金100亿元,再次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统筹支持秋收秋种,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长期以来,保证粮食产量和供给,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始终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抓好粮食生产,推动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仍然意义重大和紧迫。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工作是事关我国民生大计的根本性问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是我国“三农”工作中的拦路虎。目前我国90%的种子都依靠进口,且大部分种子只能种植一次,如果继续复种,产量和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最终可能导致绝收。可见,稳固做好“三农”工作,端好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多么重要。
做好“三农”工作,要提振广大农民群众的发展信心。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农村中的各类发展机会也在逐步涌现。在湖北秭归,不少返乡创业的农民依托便捷的电子商务和物流,做起了“家门口的生意”,让地里的农产品摇身一变,走出大山,走向了五湖四海千家万户的餐桌,实现了农业效益的显著增加。乡村振兴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发展蓝图,要吸引一批进城务工农民想回乡、能回乡、敢回乡,为其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着力弥补返乡农民工的收入差距,解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问题,让乡村也能成为干事创业的“沃土”。地方党委政府要从政策帮扶、信贷支持、技术指导、市场销售等多方面发力,鼓励发展新型农业主体,探索发展适度规模化农业,协调做好产品销售难题,推动一批“领头羊”做大做强,产生示范带动效应,让农民尝到甜头,增添自信心、自豪感。
做好“三农”工作,离不开基层党员干部的贴心服务。基层干部要把深入田间地头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多深入基层一线,多察看农作物长势,多探讨农业发展难题,以共同缔造理念坚决筑牢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让基层党组织始终成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定盘星”,让党员干部始终成为农民群众的可依靠、可信赖的“磁力石”,敢于接“烫手山芋”,善于当“热锅上的蚂蚁”,切实把“三农”工作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认真落实扶农助农政策,建立防返贫监测预防机制,推动农业保险、救灾、资金等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农民基本收入有保障。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帮助农民找准现代农业发展门道,实现现代农业内部的“造血生血”,激发种粮内生动力。扎实推进“三农”服务见实见效,及时收集、处理农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办好一件件小事、做好一项项实事中解民忧、暖民心,增强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的安全感、获得感。
做好“三农”工作,要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应用。虽然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领先全球,完全实现自给自足,但在其他种子的自主培育技术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要不断攻坚克难研发出更多适合我国种植的品种,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依赖进口的限制。此外,要着力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种子培育、耕种收割、日常管护、精准施肥、科学灌溉等方面提高科技含量,增强技术应用,让科技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明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更有质效地发挥“压舱石”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稿源:荆楚网 作者:郭玉姣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