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学家看来,关于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哪两种不同观点?把粮食总产波动控制在5%以下:粮食的产量、产能与潜力是反映粮食生产的三个重要指标,其概念与内涵明显不同。关于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根源是对粮食概念与内涵的理解不同。一种观点认为,粮食安全有保障、没问题。一些学者,甚至政府部门认为,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没问题,其主要理由是我国口粮自给率为98%,粮食连续16年增产,粮食储备量足够吃1年,等等,实际上他们是把口粮安全等同于粮食安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口粮安全没问题,粮食安全是难题。我们研究发现,口粮消费只占粮食总消费的20%~30%,口粮安全绝对不等于粮食安全。我国养活14亿人口需要29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和其他食物,而我国只有20亿亩耕地,近几年进口的大豆、油料与肉类折合相当于9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或食物,所以中国民众吃饱没问题、吃好需进口,中国“小粮食安全”没问题,“大粮食安全”是难题。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民众不仅需要“吃饱”,还需要“吃好”,我国迫切需要“保粮食安全”。2019年10月我国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以及2020年4月中央明确提出的“保粮食能源安全”,为我国未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与消费确定了重大方针,指明了方向与重点。为了让公众更容易理解粮食安全,我们引入“小粮食”与“大粮食”两个概念。“小粮食”(也叫口粮或主粮)是指烹饪后直接食用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粟(谷子)、黍(糜子)、荞麦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一般中等生活水平的人群,其每年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的20%~30%,所以口粮叫“小粮食”。
“大粮食”(通常讲的粮食)是指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储备粮等粮食的总称。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小粮食”消费不足150千克,但“大粮食”消费达到1000千克,主要是食肉量达100千克。通常,人们吃掉1千克牛肉、猪肉、鸡肉分别相当于吃掉8千克、4千克、2.8千克粮食。如果一个人每天吃掉0.3千克牛肉,他就相当于每年消耗876千克粮食。粮食产量(也称粮食总产)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通过粮食生产活动所获得的粮食数量的总和,通常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糜子等禾本科作物与豆类产量的总和。按收获季节划分,粮食可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划分,粮食分为谷物、豆类、薯类,谷物又分为稻类(粳稻、籼稻、糯稻等)、麦类(小麦、大麦、青稞、黑麦、燕麦等)、粗粮或杂粮类(玉米、高粱、荞麦、豆类等)。
另外,2015年以后,我国一些部门把薯类也纳入口粮之中,例如马铃薯、木薯、番薯(红薯、白薯)等。粮食产量是原料粮经过粗加工或处理的数量,谷物要脱粒、豆类要去豆荚,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按5千克鲜薯折1千克粮食计算。有些地方收获的粮食含水量偏高,还要扣除多余水分,按标准含水量计算。我国南北自然条件互补——北方干旱、南方增产,南方洪灾、北方增产,粮食生产在灌溉面积达到全国耕地面积50%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处于“扭秧歌”状态。
自1986年以来,除7年外,其余27年粮食总产波动在5%以下(其中17年在3%以下),这说明我国粮食总产基本稳定。自2000年以来,粮食减产幅度超过5%的年份只有两年。自2016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4年粮食总产波动在1%以内,这说明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稳定的粮食生产体系。由此可见,随着科技进步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我国完全有能力把粮食总产的波动控制在5%以下,可以防止重大旱灾、洪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以及重大政策与人为因素造成粮食产量的过大波动。
切实实施“8亿吨粮食安全工程”: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适当进口粮食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但根据我国人均收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消费量测算,要想保障粮食安全,我们需要迫切保持一定的粮食产能。粮食产能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下,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或一个生长季)能够稳定达到的产量,是已经具备随时能够实现的粮食生产能力。通常,粮食产能应该等于粮食经济生产力。增加粮食产能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耕地撂荒,恢复并提高复种指数。保持粮食产能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一旦出现危机情况,我国可以在高成本的情况下保障粮食安全。
在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背景下,为了保持一定粮食产能,适度进口既能调节粮食市场,又有利于土地休养生息。我国人口多、粮食占有水平偏低、收入增长快、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提高粮食产能的任务十分繁重,保持并提高粮食产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参照国外人均收入增长与粮食总消费的变化规律,根据我国经济增长趋势、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消费习惯与文化,光热、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以及农业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态化、信息化等技术、经济、社会条件,我们初步测算,2030年、2040年我国粮食产能分别要保持在8亿吨、9亿吨左右。
参照中高收入国家人均粮食总消费的650千克左右,我国到2030年人均GDP将达到18000美元左右,同期粮食总需求将增加20%左右,即由2019年的7.5亿吨(生产量加上进口量)增加到9亿吨左右,因此粮食产能需要保持在8亿吨左右,实际产量不低于7.5亿吨。
“要粮于技”,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要粮于技”就是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粮食单产与粮食生产效益,我国粮食单产仍然有很大潜力可挖。1949—2019年,我国粮食亩产由68.6千克上升到381千克,增长455.4%。未来10年,我们要大力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一是综合利用第二、三代育种技术,培育超级作物品种,力争使第三代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超级大豆亩产分别达到1200千克、900千克、1600千克、300千克,带动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高10%以上,新增粮食684亿千克;二是增种1亿亩耐盐碱水稻、藜麦,增产200亿千克;三是形成国际一流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四是研发动物生长激素、人造肉、大厦农业等技术,储备一代粮食增产技术。
以上措施可增产粮食884亿千克左右。我国超级稻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自从杂交水稻研究开始以来,水稻单产已跨上了8个亩产100千克的台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17年,我国超级水稻试验田单产由703.5千克增长到1149.02千克,增长了63.5%。从2000年以来,超级稻已跨上5个亩产100千克的台阶,平均每个五年计划上一个台阶。到2030年还有10年时间,水稻亩产将再跨上一个台阶,达到1200千克是完全可行的。
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始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未能实现杂交小麦的大面积推广,但小麦育种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小麦工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20年,我国小麦高产试验田单产已由600千克增长到856千克,20年增长了42.7%;未来10年,小麦单产有望再增长5%~10%,达到900千克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未来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小麦育种工作的效率。
未来,我国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而单产提高的根本途径是科技进步——主要依靠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广泛应用。从粮食单产增长趋势来分析,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每10年更换一次品种,每次提高产量5%~8%是完全可行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产量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