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在经济学家看来,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哪两种不同观点?

时间:2022-05-23 人阅读 评论
来源:洞见财经

  在经济学家看来,关于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哪两种不同观点?把粮食总产波动控制在5%以下:粮食的产量、产能与潜力是反映粮食生产的三个重要指标,其概念与内涵明显不同。关于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根源是对粮食概念与内涵的理解不同。一种观点认为,粮食安全有保障、没问题。一些学者,甚至政府部门认为,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没问题,其主要理由是我国口粮自给率为98%,粮食连续16年增产,粮食储备量足够吃1年,等等,实际上他们是把口粮安全等同于粮食安全。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口粮安全没问题,粮食安全是难题。我们研究发现,口粮消费只占粮食总消费的20%~30%,口粮安全绝对不等于粮食安全。我国养活14亿人口需要29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和其他食物,而我国只有20亿亩耕地,近几年进口的大豆、油料与肉类折合相当于9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或食物,所以中国民众吃饱没问题、吃好需进口,中国“小粮食安全”没问题,“大粮食安全”是难题。

 

  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民众不仅需要“吃饱”,还需要“吃好”,我国迫切需要“保粮食安全”。2019年10月我国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以及2020年4月中央明确提出的“保粮食能源安全”,为我国未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与消费确定了重大方针,指明了方向与重点。为了让公众更容易理解粮食安全,我们引入“小粮食”与“大粮食”两个概念。“小粮食”(也叫口粮或主粮)是指烹饪后直接食用的粮食作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粟(谷子)、黍(糜子)、荞麦等。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一般中等生活水平的人群,其每年口粮消费占粮食总消费的20%~30%,所以口粮叫“小粮食”。

  “大粮食”(通常讲的粮食)是指口粮、饲料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储备粮等粮食的总称。一些发达国家人均“小粮食”消费不足150千克,但“大粮食”消费达到1000千克,主要是食肉量达100千克。通常,人们吃掉1千克牛肉、猪肉、鸡肉分别相当于吃掉8千克、4千克、2.8千克粮食。如果一个人每天吃掉0.3千克牛肉,他就相当于每年消耗876千克粮食。粮食产量(也称粮食总产)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通过粮食生产活动所获得的粮食数量的总和,通常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糜子等禾本科作物与豆类产量的总和。按收获季节划分,粮食可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作物品种划分,粮食分为谷物、豆类、薯类,谷物又分为稻类(粳稻、籼稻、糯稻等)、麦类(小麦、大麦、青稞、黑麦、燕麦等)、粗粮或杂粮类(玉米、高粱、荞麦、豆类等)。

 

  另外,2015年以后,我国一些部门把薯类也纳入口粮之中,例如马铃薯、木薯、番薯(红薯、白薯)等。粮食产量是原料粮经过粗加工或处理的数量,谷物要脱粒、豆类要去豆荚,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按5千克鲜薯折1千克粮食计算。有些地方收获的粮食含水量偏高,还要扣除多余水分,按标准含水量计算。我国南北自然条件互补——北方干旱、南方增产,南方洪灾、北方增产,粮食生产在灌溉面积达到全国耕地面积50%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处于“扭秧歌”状态。

  自1986年以来,除7年外,其余27年粮食总产波动在5%以下(其中17年在3%以下),这说明我国粮食总产基本稳定。自2000年以来,粮食减产幅度超过5%的年份只有两年。自2016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4年粮食总产波动在1%以内,这说明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稳定的粮食生产体系。由此可见,随着科技进步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我国完全有能力把粮食总产的波动控制在5%以下,可以防止重大旱灾、洪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以及重大政策与人为因素造成粮食产量的过大波动。

 

  切实实施“8亿吨粮食安全工程”: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适当进口粮食在经济上是合算的。但根据我国人均收入及人均粮食占有量、消费量测算,要想保障粮食安全,我们需要迫切保持一定的粮食产能。粮食产能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以及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下,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或一个生长季)能够稳定达到的产量,是已经具备随时能够实现的粮食生产能力。通常,粮食产能应该等于粮食经济生产力。增加粮食产能的主要措施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耕地撂荒,恢复并提高复种指数。保持粮食产能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一旦出现危机情况,我国可以在高成本的情况下保障粮食安全。

  在我国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的背景下,为了保持一定粮食产能,适度进口既能调节粮食市场,又有利于土地休养生息。我国人口多、粮食占有水平偏低、收入增长快、粮食需求刚性增长,提高粮食产能的任务十分繁重,保持并提高粮食产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参照国外人均收入增长与粮食总消费的变化规律,根据我国经济增长趋势、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消费习惯与文化,光热、土地、水等自然资源,以及农业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态化、信息化等技术、经济、社会条件,我们初步测算,2030年、2040年我国粮食产能分别要保持在8亿吨、9亿吨左右。

 

  参照中高收入国家人均粮食总消费的650千克左右,我国到2030年人均GDP将达到18000美元左右,同期粮食总需求将增加20%左右,即由2019年的7.5亿吨(生产量加上进口量)增加到9亿吨左右,因此粮食产能需要保持在8亿吨左右,实际产量不低于7.5亿吨。

  “要粮于技”,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要粮于技”就是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提高粮食单产与粮食生产效益,我国粮食单产仍然有很大潜力可挖。1949—2019年,我国粮食亩产由68.6千克上升到381千克,增长455.4%。未来10年,我们要大力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一是综合利用第二、三代育种技术,培育超级作物品种,力争使第三代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超级大豆亩产分别达到1200千克、900千克、1600千克、300千克,带动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高10%以上,新增粮食684亿千克;二是增种1亿亩耐盐碱水稻、藜麦,增产200亿千克;三是形成国际一流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四是研发动物生长激素、人造肉、大厦农业等技术,储备一代粮食增产技术。

  以上措施可增产粮食884亿千克左右。我国超级稻研究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自从杂交水稻研究开始以来,水稻单产已跨上了8个亩产100千克的台阶。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17年,我国超级水稻试验田单产由703.5千克增长到1149.02千克,增长了63.5%。从2000年以来,超级稻已跨上5个亩产100千克的台阶,平均每个五年计划上一个台阶。到2030年还有10年时间,水稻亩产将再跨上一个台阶,达到1200千克是完全可行的。

 

  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始终没有取得重大突破,未能实现杂交小麦的大面积推广,但小麦育种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家小麦工程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2020年,我国小麦高产试验田单产已由600千克增长到856千克,20年增长了42.7%;未来10年,小麦单产有望再增长5%~10%,达到900千克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未来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小麦育种工作的效率。

  未来,我国粮食增产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单产,而单产提高的根本途径是科技进步——主要依靠粮食作物育种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广泛应用。从粮食单产增长趋势来分析,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每10年更换一次品种,每次提高产量5%~8%是完全可行的。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产量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