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小康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要求的坚实基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全面小康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成就举世瞩目,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进展顺利。但我们也应注意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之路并非畅通无阻,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根基还不扎实。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道路上仍充满诸多风险与挑战。
从农民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间农民收入差距仍未弥合,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偏低,脱贫地区农民收入需要巩固,部分脱贫人口存在返贫风险。从农村来看,基础设施还有短板,管护机制不健全,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衡,农村人居环境与城市相比仍然薄弱,乡村治理水平能力有待提升。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强的背景下,国内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新发展阶段,有效应对化解风险,向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在思想认识上需要更具高度与深度,在行动上需要下苦功夫。
实现共同富裕是无论外部形势如何严峻,压力如何巨大,都必须排除万难确保实现的目标要求。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抓根本,要致力于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工农关系;要致力于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改善城乡关系。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享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从发展要求到具体行动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既是发展要求,也是具体行动过程。
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在国家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领框架下,一方面把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置于重中之重位置,以超常规手段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居民收入为着力点,致力于在不太长的时期内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另一方面,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出台有利于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大政策、重大行动、重大举措。
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要有阶段性目标设定,以10年或15年为期量化、细化节点要求,制定农民收入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规划,包括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预期要求。长期目标要有约束性,年度目标保持足够的弹性。
三是要有具体的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增加农民收入着力点,是创造一次分配中收入持续增长的良好环境,优化二次分配中收入稳步提升和保障机制。农村要着眼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加快补齐短板,实现宜居宜业的发展目标,夯实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基础。
四是要有工作的重心。要聚焦防止规模性返贫,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致力于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突出抓好重点工作。
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对巩固脱贫攻坚有长期效益,也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多元化路径选择,最根本的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前提,是基础。只有稳定产业发展,脱贫地区的农民才有就业的机会、收入的保障。多元化地培育产业、发展产业,既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也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必然选择。
无论是脱贫地区,抑或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要抓四个重点:
其一,粮食产业。在新形势下,抓粮食安全不仅是粮食主产区的责任,也是包括脱贫地区在内的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的责任。脱贫地区也有粮食大县,要抓面积落实、产量增加;其他区域要抓供求平衡,自给率不断增长。同时发挥比较优势,抓其他资源性农产品生产。
其二,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不少贫困地区依靠天赋资源优势,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自身劳动力优势,辅之外来技术、资本等,发展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富民、富县、富区域,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通过大到一个市、小到一个乡形成优势突出、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促进脱贫地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元化的需求。
其三,新产业新业态。农业观光旅游作为典型的农业新产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长效性;“互联网+”作为典型的新业态,在脱贫地区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续的成长性。要充分挖掘脱贫地区绿色、生态、文化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通过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把好处留在乡村、留给农民。
其四,融合发展。相对于东北等粮食主产区,脱贫地区天赋资源不足,相对于城市郊区,脱贫地区发展机会不足。但大部分脱贫地区的不同类型资源构成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先天优势,决定了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传承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独特性甚至唯一性,又为脱贫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化选择空间,要致力于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从横向看,山水田林湖草沙七篇文章一起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因地制宜,极大地丰富了农业产业内涵。从纵向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了农业产业边界,让脱贫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增加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促使农村贫困人口充分就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举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更需要实现脱贫人口稳定就业。2021年全国农民工外出数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脱贫地区劳动力外出数量达到了3145万人,超过了预期数量增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实现脱贫地区劳动力充分就业作为重大任务来抓,努力实现脱贫地区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一方面,在农业内部增强就业潜力。创造现代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保障农业产业安全、农民就业增收的关系,营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提高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容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带动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收入稳定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实现充分就业。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在脱贫地区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完善西部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政策,缩小脱贫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整体差距。通过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为脱贫地区发展提供外在驱动力。
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壮大县域经济,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脱贫人口到城镇就业、落户、生活,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为脱贫地区搭建用工信息平台,培育区域劳务品牌,加大脱贫人口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要提升、组织、帮助脱贫农民实现自我发展、内生发展,激发他们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观念和行动。延续、调整、优化相关政策,促使脱贫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共享发展成果。
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要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
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生产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延长产业链,保障供给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增加非农收入。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分工分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效率更高的领域和部门充分就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心,统筹资源要素,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加快乡村经济多元化。鼓励发展家政、养老、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和手工制作等特色产业。支持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灵活就业。
增加财产性收入。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盘活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制度,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和农民受益。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退出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和所得。
保障转移性收入。加大对农民直接补贴力度。完善重要农产品生产者补贴制度。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收入补贴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加强农民生活兜底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要更加注重向低收入群体、脱贫地区和粮食主产区以及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完善考核机制,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约束性指标,在政府绩效考核中落实相关要求。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差异,改善农村面貌,夯实农村发展基础,要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坚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有所作为,要聚焦三件事。
一是全面推进乡村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丰富乡村产业的内涵外延。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打造美丽宜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培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实现返乡入乡劳动力就业创业。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引导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采取多种合作和联合方式,与普通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促进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利益共享,让普通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是全面推进乡村建设。以县域经济为中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城乡统筹规划为引领,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和提档升级,完善基础设施长效管护运营机制。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村水、电、路、气、房、网管护运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数字乡村”,将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于农村生产生活各方面,提升乡村信息化水平。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聚焦农民“急难愁盼”的问题,加大教育、医疗救助、社会保障方面投入,夯实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基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做好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治理等工作。慎挖树,少填塘,保护古村落,禁止大拆大建、不顾农民意愿让农民上高楼。乡村建设要从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多做农民群众高兴和满意的事,不做农民群众反对和不愿意做的事。
三是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传承提升发展优良的农耕文化,倡导精神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妥善解决农村矛盾纠纷。总结各地乡村治理典型。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社会氛围,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红宇(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