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粮食安全、产业振兴、富农惠农 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2021-12-13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央广网

1.jpg

  国务院近日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历史新起点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粮食安全、产业振兴、富农惠农、乡村治理等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2021年,虽然受到疫情、灾害天气等不利因素影响,但乡村振兴战略仍然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重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为“十四五”时期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的饭碗捧得更牢了

  民以食为天,保障粮食安全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2021年,虽然遭受水涝、病虫等灾害,但我国仍然连续实现夏粮和秋粮的丰收,全年粮食实现丰收已成定局。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59.3亿斤,增长2.1%,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专家预计,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1.36万亿斤,实现“十八连丰”。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依然不断采取措施,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进一步深化农田土地保护、打好种业翻身仗等,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到位,进一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础,让中国人自己的饭碗捧得更牢。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增强我国种业发展的竞争力,需要增加投入,开展重大技术的联合攻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种业技术差距。

  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连续出台政策,不断加大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到去年底,全国已经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要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求,抓好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同时,要完善粮食生产扶持政策,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并推进经营创新和机具创制创新,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确保粮食安全。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安全总体有保障。但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粮食需求还将持续增长。专家测算,至少未来三十年,粮食需求仍是一个增长的趋势,抓粮食生产的劲头只能紧不能松。

  产业升级富农惠农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基础。

  河北省邯郸市魏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现在通过微工厂、产业园区、特色种养等产业发展,有效实现了脱贫人口就业和收入不断增长。

  目前,魏县拥有箱包、服装、毛绒玩具、手工编织等各类“微工厂”近百家,年产值2亿多元。很多以前的留守妇女等都在家门口成为挣工资的“上班族”。

  魏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郭福林介绍,魏县脱贫摘帽后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等“四个不摘”,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以来,通过微工厂、产业园区、公益岗位等措施实现脱贫人口就地就业近6200多人。

  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近日表示,要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做精做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美丽乡村更近一步

  丰衣足食、收入无忧的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也必不可少。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治理,农村的整体环境大为改善,美丽宜居的目标更近了。

  党的十九大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8%以上,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25.5%。全国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各地区立足实际打造了5万多个不同类型的美丽宜居村庄。

  农业农村部表示,经过三年整治,农村人居环境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也在从推动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升级。

  “与之前的三年行动方案相比,新一轮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全面推开向整体提升迈进,从探索建立机制向促进长治长效深化,从基本达标迈向提质升级。”刘焕鑫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能够推动实现乡村宜居宜业、为乡村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培育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以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也提出,围绕强设施、优服务、美环境,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曾衍德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体现在三点,分别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促进乡村宜居宜业、促进农民富裕富足。人居环境改善,面源污染治理,田园风光醉人,这表明了乡村“生态”的振兴和优良。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