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龙眼压枝的季节。随着“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即将到来,这份甜蜜的喜悦正在乡间田野蔓延开来。
上周,福建省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正式启动,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采展现,也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展示,这其中也有厦门的一幅。到厦门的乡村走一走,你将发现,这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不断耕耘中,厦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独一无二的厦门乡村振兴故事正娓娓道来。
特色产业越来越兴旺
回看上半年,丰收的喜悦遍布农林牧渔业。2021年上半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4956万元,增长7.8%,增幅居全省第一。
以闻名全国的“厦门种子”为例,今年来,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全力打造两岸种子种苗业创新中心。目前,正式入驻园区的种子种苗企业13家,其中台资企业5家。园区入驻企业拥有自主研发新品种达167个、种子种苗专利50项,有力带动整个产业园片区100多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海沧区还引进了德国班纳利种子公司设立中国育种中心,建成后年产优质种苗2.5亿株以上,将成为华南区域最大花卉育种育苗基地。同样是在海沧,淘宝中国福建绿植花卉产业带直播平台已吸引90多家企业入驻。东孚绿植花卉通过网络为人所熟识,通过快递物流走进全国千家万户。
放眼全市,翔安的胡萝卜远销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同安的三角梅红遍全国;集美的仙景芋口感酥松、味香浓厚,成闽南传统名菜……厦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让“厦门产”农产品成了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上的一抹亮色。
据了解,全市将继续推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围绕粮食、茶叶、水果、蔬菜、畜禽、食用菌等特色产业,重点推动10个千万元以上新投资项目,培育乡村产业增长点。
农民荷包越来越鼓
产业发展最直观的结果就是让农民们的荷包鼓了起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85元,同比增长18.6%,总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其中,海沧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491元,位列岛外四区之首。
促使农民们不断“开源”的不只有蒸蒸日上的种植业、养殖业等,还有乡村不断攀升的人气和不断提高的服务水平。这一切得益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日前,集美后溪的凤梨穗龙眼成熟了,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市科技特派员白伟辉通过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进行直播,有效拓宽了农民的销售渠道,提升龙眼销量。
不仅有科技特派员直播带货这样点对点的农产品推广形式,为拓宽渠道、更好地推广厦门名优特农产品,还在全市开通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以点带面推动销售。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平台上线的生产销售主体共计150家,发布供销信息720条。不仅如此,厦门还加快农产品冷链体系建设,支持培育一批城市配送及物流标准化骨干企业,完善标准化农贸市场、超市等零售终端网点冷链设备;利用现有快递服务体系,依托线上网购平台,开展“邮供快递”进村试点,首批5家邮供快递站点已挂牌营业。推进2家省级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建设,全市的区级物流节点覆盖率达到100%。
对于一二三产业融合,海沧东孚街道过坂社区的农民们感受最深。社区乡村振兴势头劲,外出闯荡的居民返乡创业,“杨厝·岚墅”“多肉馆”等特色鲜明的美丽庭院,丰富了乡村的业态,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热闹的农家乐、人流如织的社区小道,让农民们喜上眉梢,也充盈着他们的钱包。这样的变化在全市各个乡村上演着,而且越“演”越精彩。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