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占补平衡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时间:2021-06-15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2.jpg

  加强系统内部监督,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从源头上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为做好下一步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工作、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提供了重要遵循。

  党中央多次对耕地保护作出部署安排,从“保粮食能源安全”到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再到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彰显了端牢中国饭碗的决心,传递出“耕地保护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强烈信号。前不久,首批公开的1200个补充耕地项目与地块信息在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挂出。面向全社会公开补充耕地信息并建立意见反馈机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这是我国织密耕地保护监督网的新举措,也是采取“长牙齿”硬措施保护耕地的一项实际行动。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粮食生产和消费仍处于“紧平衡”状态,耕地保护面临多重压力,形势依然严峻。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必然会触及“占补平衡”。应当看到,耕地占补平衡是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制度,是破解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自1999年实行以来,政策不断优化改进,从注重补充耕地数量到注重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从实现耕地数量平衡到实现“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占补新机制,有力支持了耕地保护目标实现。

  落实占补平衡制度,绝不能搞占多补少、占优补劣。近3年来,自然资源部在补充耕地核查中,查出补充不实问题的比例逐年下降。此次对外公开补充耕地的相关信息,汇聚最广泛的社会监督力量,是强化耕地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升级版”硬措施。各地应继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打折扣地执行占补平衡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今天的耕地是明天的饭碗。下一步,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监管,要加强系统内部监督,合理安排各类用地,严把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加强节约集约用地,从源头上减轻耕地保护的压力。与此同时,还要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取硬措施确保补充耕地的真实性与高质量。通过公开,督促各地进一步发现补充耕地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倒逼完善补充耕地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一亩不少,一亩不假”,不折不扣实现占补平衡目标。另外,对于耕地的保护和监管要与时俱进,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智能化、常态化、精细化的监管平台,“天上看、地上巡、网上查”,让耕地保护长出智慧监管的“利齿”,为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前,各地正在推动建立“田长制”,将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县、乡、村三级联动,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耕地保护网越织越密。将好事办好、将责任落实,才能不断推动耕地占补平衡发挥应有作用。让每一块补充耕地都经得起全社会的监督,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中国人的饭碗才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