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时间:2021-06-03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00.jpg

  从脏乱差到美丽乡村,从靠天吃饭到产业兴旺,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发生了千年未有的巨变。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段。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

  粮食供给有保障

  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全球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保障粮、棉、油、糖、肉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十三五”时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把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首要职责,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完成8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划定10.8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470公斤以上,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肉蛋奶、果菜茶品种丰富、供应充裕,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既是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必然要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表示,“我们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种业被作为“十四五”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来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表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100%做到了完全自给,玉米、大豆、生猪等种源立足国内也有保障。

  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0%,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全国家庭农场超过10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2.5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89.3万个,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有力推动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5%,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这些数字直观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装备支撑、创新驱动、绿色引领的新阶段。

  农村改革不停步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从打好脱贫攻坚战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在改革的引领下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2008年1月,四川成都率先在全国启动以“还权赋能”“保护耕地”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步就是“确权颁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都江堰市柳街镇鹤鸣村在确权颁证后,一部分农民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农业生产逐步专业化;也有人选择出租土地,获得土地的租金收益,自己则外出务工或者经商。

  山东省枣庄市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土地使用权为对象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只要是加入农村土地合作社的农户,都可以得到《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持证人可依法使用、经营、流转、转让土地,也可以作价、折股作为资本进行股份经营、合作经营或者抵押担保。

  成都、枣庄等地的先行先试为各地陆续探索改革提供了思路和借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2012年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负责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改革,逢山开路、遇河架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实施了一批纵深突破的改革试点,建立了一批成熟定型的法律制度,有效激发了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增强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据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央农办秘书局局长吴宏耀介绍,“十三五”时期,我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完成,“三权”分置体系初步确立,《农村土地承包法》完成修订,党中央也宣布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农民群众吃上了长效“定心丸”。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也在继续稳步推进。我国农村集体清产核资工作顺利完成,全国共清查核实农村集体资产6.5万亿元,土地资源总面积65.5亿亩。有43.8万个村完成了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6亿多人。

  乡村建设全面提速

  乡风淳,则乡村兴。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各地农村地区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改进村规民约,宣传孝善美德,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引导群众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陋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保障。

  乡村兴,则农民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1元,提前1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2020年该数据达17131元,较2015年增加5709元。同时,农民收入结构更加优化。农民不仅务农能增收,外出打工、在乡创业、盘活资源成为增收的新亮点。从经营收入看,农产品增值空间不断拓展。从务工收入看,农民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从财产收入看,农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带动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从转移收入看,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强,转移性收入占比明显提高。

  城乡融合发展也迈出了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全国95%的县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