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李强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以只争朝夕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乡村振兴的百年先声和历史基础

时间:2021-04-15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网论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高度与全局角度谋划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体现了系统性与战略性。这二十字方针可理解为生产、生态、生活的“三生一体化”,以及文化与治理的相辅相成并作为“三生”的支撑保障。

  如果回到历史视野,乡村振兴战略其实有着逾百年的探索积累。兴起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包括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陶行知等在内的著名知识分子或实业家,他们通过回归乡土脉络、整合各种建设性力量并融合中西优秀文明,在乡村基层进行了多种形式的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努力推动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在内资源的“回流”乡村。彼时,虽然在内忧外患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成效有限,却体现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国情自觉与实践担当。

  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有着相通的内涵,都充分体现着我们的国情意识、乡土自觉和文化自信。乡村建设可以说是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过程中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民间建设史,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为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等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与历史借鉴,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百年乡建,薪火相传,期待着我们的接力与同行。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