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部分地区出现耕地“非粮化”倾向,提出要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耕地乃粮食生产的根基,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中国人民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饭碗。”
提高思想认识杜绝粮食安全隐患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耕地保护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此次《意见》的出台是基于哪些新的考量?
姜文来表示,一是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关系到国家安全。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粮食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以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重要手段。三是局部地区耕地“非粮化”倾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种粮耕地的流失,为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
此次《意见》提出了三大任务来防止耕地“非粮化”,即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问题导向,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强化激励约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总体来看,这三大任务抓得准,抓住了耕地‘非粮化’的‘牛鼻子’,同时具有可操作性,如果认真将其认真实施,将极大地减缓耕地‘非粮化’趋势,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姜文来对三项任务评价道。
他认为,这三大任务采取了“重视—问题—激励”的逻辑,首先,从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提高认识,解决思想问题。认识到位,有利于组织力量去应对,只要领导重视,任务完成就有重要保障。其次,坚持问题导向,给出了具体解决途径,针对耕地“非粮化”存在的问题,怎么去解决,给出了路径,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再次,激励约束责任并行,既对治理“非粮化”好的给予奖励,同时也提出了责任到位和相应的约束,“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有利于向正确的方式迈进。
整治耕地“非粮化”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我国已经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仍然有耕地“非粮化”现象出现,分析原因,姜文来总结为五个方面:一是耕地效益低下,种地不如打工现象普遍,耕地“非粮化”动力之一来源于农民对增加收入的追求;二是畸形的政绩观,毁耕挖湖造景,宽阔的绿色通道;三是守法意识淡薄,一些领导干部保护耕地法律意识不高,虽然有相应的法规,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缺乏守法的自觉性;四是守责不尽,虽然国家有《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但部分地区领导没有尽职尽责地守护职责保护耕地;五是腐败作祟,局部地区领导违规批地用地,其背后大多隐藏着腐败行为。
为抑制“非粮化”现象的出现,此次《意见》对耕地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姜文来建议,整治耕地“非粮化”行为,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从根子上铲除耕地“非粮化”土壤,避免整治耕地“非粮化”犹如割韭菜,割完一茬还有一茬。
“要以《意见》为契机,开展全面检查清查,摸清耕地‘非粮化’底数,对违法违规行为绝不手软,绝不能迁就姑息。”他强调。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