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我国“三农”发展的实践表明,“三农”向好,则全局主动。坚持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不懈重农抓粮,坚定不移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一份重要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三农”领域的突出短板必须加快补上。当前“三农”领域发展短板,最直观地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大多涉及农民群众民生痛点,同时也表现为城乡发展循环不畅通、乡村产业发展质量不高等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中,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在乡村产业发展上下更大功夫。
乡村产业发展有潜力显活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主体功能和形态模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主要满足“吃饭”问题向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求转变,从生产功能为主向乡村价值多功能开发转型,乡村产业正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层次变革过程。农村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形态也不断丰富,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农村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农村网络销售额突破1.3万亿元。
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有几个方面的突出表现:第一,是供给与需求存在结构性错配,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乡村现有产业发展模式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吃得饱”的需求,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但优质农产品占比较低,休闲旅游普遍存在同质化现象,小众类、精准化、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好不好”的问题相当大程度上还没有得到解决。第二,是乡村产业链条短,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二产连两头不紧密,三产发育不足,融合层次不高,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例如,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65%,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第三,是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农民分享收益难。实践中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方式,主要还是一次性产品买卖或土地租赁关系,乡村产业增值收益大部分难以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农民很难充分分享乡村经济多元化带来的好处。
加快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优先保障好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不能其他产业上来了,粮食生产能力变弱了,农民收入变少了,这需要在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基础上,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思路和模式,壮大富民乡村产业。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是实现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要解决优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服务供给同质化问题。一要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乡村产业布局。不论是保护生态环境,还是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优化乡村产业布局都十分必要。发展乡村产业,不能再遍地开花、盲目发展,应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合理布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二要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乡村产业发展,出路是科技,活力在创新。应坚持科技兴产,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解决技术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三要深化农村改革和扩大开放。强化农村制度创新,重点应放在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上,激活主体、激活市场、激活要素。同时,未来一个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业产业安全的压力会不断加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该关起门来发展乡村产业,需要深化对外开放,优进优出有效调节国内供给和需求,深度参与全球农业治理,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外部动能。
坚持以“三高一强”产业体系建设为主攻方向。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重塑产业发展方式、结构和动力,促进结构高级化、效率最佳化、价值最大化、发展持续化的有机统一。衡量乡村产业是否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就看是否形成了高匹配性、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性强等特征。所谓高匹配性,是指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优质农产品、休闲产品、乡村新型服务等供给总量和结构对需求变化具有高度适应性。高效率包括较高的要素配置效率、生产组织效率和市场效率,主要表现是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要素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市场实现有序竞争,形成规模经济。高效益是指生产过程能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更多的增值收益,实现优质优价,能够产生强大的强农带农效应。可持续性强是指生产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耦合,实现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向节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可以持续得到有效满足。
坚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任务。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粮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端牢中国人的饭碗。一要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确保粮食产量和产能“一稳一升”。过去多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或丰产,到2019年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但粮食产能事实上并不稳固,粮食供给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定产量与提升产能并举,全面提升粮食供给能力。二要优化粮食生产供给结构。我国粮食供求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稻谷阶段性过剩,小麦优质专用品种供给不足,玉米去库存后供需趋紧,大豆产需存在较大缺口,优质粮食供给不足。要在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的基础上,调整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缓解或消除品种结构矛盾。三要打造现代优质粮食供应链。粮食安全是整个供应链的安全。粮食种植是基础,种子研发、加工、流通等产业链其他环节也不容忽视。应将质量兴粮理念贯穿于粮食种子研发、种植、收购、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推动粮食全产业链质量升级。
坚持以推动“三大变革”为主要着力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产业体系、组织方式和要素结构变迁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要协同推进产业体系、组织方式、生产要素“三大变革”,健全乡村产业发展生态,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在于补齐乡村产业门类,处理好农业与非农产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内部发展与外部开放的关系,提高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组织方式创新重点在巩固小农户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以更加紧密的形式进行联结,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实现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要素变革的重点在于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加快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变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资本相对短缺、技术积累缓慢的发展格局,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坚持以三次产业深度融合为基本路径。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是提高产业效率和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全球范围看,三次产业交叉融合发展是普遍趋势,日韩等东亚小农经济体通过产业融合构建起高质量农业供给体系,美国、荷兰等国家在产业融合中塑造了农业引领型发展优势。要依托新兴技术发展,深度挖掘农业农村资源、生态、文化等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更为关键的是,要遵循把增值收益、就业岗位尽量留给农民的原则,构建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通过参与产业链实现充分发展,获得更多收益。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