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乡村振兴不能丢了文化这个“魂”

时间:2019-12-2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央视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丰富内涵。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不少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和谐乡村、富裕乡村,特别是在笔者长期工作的浙江地区,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农村生活。但不得不说,有些地方搞乡村振兴,路走的还是有点偏,“拍脑袋”、跟风的情况依然存在。从表面上看,村里的路是宽了,庭院美了,农家乐、民宿也都搞起来了。但新鲜劲儿一过,又没了人气,没了精气神,年轻人来了又走。说白了,这样的村庄就是缺少内涵。究其原因,是丢了文化这个“魂”。

  有一句话说的好,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这个“魂”就是文化,农民的精神风貌就是要靠文化来熏陶。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持完整。有些村庄不是没有文化传承,只是没有发掘,或者发掘的还不够、不到位。文化从哪里来?自然要追根溯源。一个乡村的文化可能是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风俗、文学艺术等等,具体来说,可以是一道美食、一种技艺、一句乡规,一套家法,可以是家家户户摇橹捕鱼,可以是男男女女对唱山歌。总之,一个村庄总会有一种东西是大家的共同记忆和精神栖息地。

  宁波有个地方叫慈城,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慈城在宁波,甚至在浙江省都以“慈孝”著称,慈孝文化沿袭千年。当地政府抓住乡村振兴的机遇,通过每年举办“慈孝文化节”,让当地的慈孝文化深入人心。有了文化的加持,这个地方就有了独特的气质,人们就愿意留下,有了人气,何愁不兴呢?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村庄都有这样的条件。但是,一个村庄只要认清了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就会在这方面努力。

  宁波市宁海县大佳何镇葛家村就是这样一个村庄。今年春天,宁海县正式推出了“艺术家驻村”活动,向全球发布艺术家“招募令”,以补贴经费、筹建工作室等方式促成一批国内外艺术家与宁海的村庄结对共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的团队被安排到了葛家村。丛志强带领他的团队,以设计项目为载体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于是,村民自己动手制作、设计了一件件“艺术品”,一辆旧摩托车,一台老式踏板缝纫机,一堆破布条拼接的画都能成为村里独特的风景。崭新的“文化”同样让葛家村成了网红村,游客慕名而来,年轻人纷纷回家,继而催生了小酒馆、咖啡屋,一片欣欣向荣。

  我们常说乡村空心化、老龄化,表层上看乡村失去了人气与产业,但究其根源,乡村逝去了文化自信以及慢慢变质的乡村城镇化,这导致了青年人向城镇流动,产业不愿进入。这样看来,乡村文化不管是传承发扬,还是重整、重塑,它都是乡亲们的根,是大家愿意共同守护的“魂”。有了这个“魂”,乡村的产业发展就有了精神动力,村民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钱袋子鼓了,自然会想着继续把文化传承发扬好。这才是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一个国家文化强盛,则国民就会有强大的爱国情怀;一个村子文化强盛,则村民就会有强烈的归属感。这种情感促使人们心甘情愿为自己的家乡奉献力量。乡村振兴,文化这个“魂”不能丢。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