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对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重视,近些年连续出台“特岗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公费师范生计划”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等专项政策。乡村教师是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支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对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目前我国乡村教育事业在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数量不足、流失严重、结构不优、水平不高等问题。随着“特岗计划”“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等政策的普遍实施。如何改革教师教育,如何培养信守乡村志向、融入乡村生活、造福乡村孩子的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如何构建符合乡村教育特点的乡村教师教育体系?如何促进乡村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这是研究乡村教育和关心乡村教师发展的学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戴斌荣教授的《乡村卓越教师的培养》着眼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时代诉求,开创性地提出培养乡村卓越教师,致力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适切性探索和路径研究。
围绕当前乡村教师教育的现实状况、乡村教育的归因和可能出路,通过分析乡村教师教育现状与发展前景,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提出“乡村学校需要怎样的教师、培养乡村卓越教师应该探讨那些理论范畴、如何培养乡村卓越教师”等基本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进行了乡村卓越教师内涵解读、乡村卓越教师的素质结构分析、乡村教师的发展现状揭示、乡村卓越教师的发展趋势展望。作者按照理论研究—国际比较—实践检视—发展研究的写作思路,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乡村教师展业发展的理论,并通过对江苏省Y市103所村小(教学点)和961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揭示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勾勒出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愿景,提出了乡村教师教育政策展望。
提出“乡村教师之于乡村教育情境,应该具备特殊素质结构”独特视角。现有教师教育范式,主要以培养城镇中小学为基本定位,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上,同质化、城市化倾向严重,并没有进行具有乡村特质的制度设计。该书作者基于多年乡村教师教育实践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教师应该具有的“四有”品性和“三维”动力的素质结构。“四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这是所有教师须有的基本品性,乡村教师至少还应该具备“融入乡土社会的内驱力、立足乡村学校的发展力、关爱乡村学生的行动力”,这是乡村卓越教师的特质。“四有”品性和“三维”动力的素质结构很好地兼顾了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当前乡村教育的特殊挑战。该书为学者研究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宽广和更宏大的研究视野。本书介绍了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和印度为代表的部分亚洲国家在乡村教师保留机制、乡村教师培养策略方面的主要经验,为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著作是由多位研究者经过多年辛勤研究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极大丰富了我国乡村教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对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