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工作做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我国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农业文明造就了乡村特有的价值——辛勤的劳作、淳朴的民风、干净的环境、友爱的邻里、安定的生活。然而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的加速推进使农业人口大量外流,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将乡村价值重申,在尊重其固有价值基础上使乡村获得勃勃生机。
一、乡村产业多元发展
乡村为土地综合利用、精耕细作、循环农业等提供了条件。乡村形态、田园景观、乡村文化与村民生活连同乡村环境都是重要的乡村产业资源,广大乡村已经开始成为部分人口返乡居住和创业的热土。乡村不再是单一的城市粮食、工业原料、劳动力的供应基地,而是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流动的新空间。充分发挥乡村优势,种、养、加、运、建、服等产业多元发展,实现真正的产业融合,为建设产业兴旺和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乡村生态恬静宜人
乡村作为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以村落地域为载体,将自然、社会环境通过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机制,综合作用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乡村独特的生态系统。乡村不仅有宜人的村落环境,也有满足人们生活的资源。低碳自给性消费方式,减少人们对市场的依赖;乡村的衣食住行,凸显着劳动人民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生存智慧;与大自然节奏合拍的慢生活,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乡村还是未来理想的养生、养老社区。正是这些特点,为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三、乡村生活令人向往
乡村长期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活动,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对乡村生活的特指。吃苦耐劳,知足常乐是农民的生活信条。虫鸣鸟叫、夕阳炊烟是城市居民向往的生活。过去农民闲暇时间少且受季节支配,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匮乏,社会娱乐设施落后。伴随农业生产及社会进步发展,乡村消费方式从自给型向商品型转变,消费结构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使农民生活情趣、内容日益丰富。广阔的乡村必将成为人们理想的生态宜居家园。
四、乡村治理稳定有效
乡村人际交往直接而密切,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传统习俗浓厚,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礼尚往来等深受传统习俗的制约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形态,是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把握的特点。一直以来,村民自治组织和基层党组织发挥着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等各种社会功能。但伴随社会发展,农村居民越来越多地参与管理基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也参与基层事务的决策活动。农村居民对国家政治、国际时事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以“乡村能人”为代表的各种社会力量开展着自助及他助社会服务。这些都为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农村社会福利,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五、乡村文化独树一帜
乡村文化不仅表现在山水田园自然风景,村庄院落怡然风情,更表现在乡风民俗自成一体。特别是耕作制度、农耕习俗、节日时令、民间信仰等活态的农业文化,无不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智慧。此外,家庭作为乡村基本组成单位,家教家风发挥着“治持教养”的基础性作用,是乡风文明的重要文化资源。村规民约有其约束和教化功能,是维系村落价值系统的重要载体,发挥着聚合人脉、集散优势资源、传播优秀乡村文化的功能,更能充分体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价值。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