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作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
近年来,留住乡愁情怀,守望心灵家园,成为社会共识和时代呼声,特别在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针对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利用提出指导意见后,社会各界对于农耕文化的关注度更是大为提高。人们保护和利用农耕文化遗产的积极性日益提高,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也随之兴起,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态势;但也不可否认,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偏差和误读。因此,对于相关问题我们要认真思考,厘清思路,把好方向,行稳致远,为这个课题交出一份合格的历史答卷。
1、守望与保护的紧迫性
中国的传统农耕时代延续数千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发生了根本性的重大转变。目前,我们正处在农耕嬗变的历史节点上。大量过去农村司空见惯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器物,因不再需要而迅速消逝;许多民间习俗信仰,因现代生活方式的剧烈变化而不再传承;甚至部分优秀的传统观念也被年轻人遗忘。中国的农耕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人们开始警觉到传统农耕文化正在渐行渐远地离开我们,意识到了这一时代课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或社会组织,着手抢救性收集保存农耕器物,留下农耕记忆。
农耕文化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绝大多数非遗,如技艺、民俗、信仰,为无形的文化存在和传承,但是,这些文化信息常常依托于有形的器物而留存下来。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诸多物质载体将历史记忆直观地呈现出来。
中国地域辽阔,中华农耕文化既有着同源同流同质的特性,又有着地域差异性和多元性,所以,当漫长农耕时代终结之时,不同区域抢救性创建具有本地特色的农耕文化场馆,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纵观目前国内农耕文化场馆建设情况,基本还处于起始阶段。大多为民间自发行为,也有少数场馆由政府有关部门或有关行业创办。初期的主创者大多是凭兴趣收集物品,由直觉引发行动,展览陈列比较粗放,内涵释读浮于表面;有的甚至单纯出于吸引眼球、招徕顾客而为,缺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意识。更有甚者,因缺乏知识和学术支撑,虽然号称“博物馆”,但实际存在一些误读、曲解、张冠李戴的现象。希望有关方面进一步予以重视,不仅做好宏观指导,而且给予学术支持,合理适度地创建一批农耕文化主题场馆,准确地为传统农耕时代留影造像。
2、解读与传播的针对性
中华农耕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厚重,它涵盖了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农耕时代里,创造、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遗产。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这笔庞大的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加以甄别,深入挖掘它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充分发挥出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诸如修齐治平、遵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邻里和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救困、见义勇为、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俭约自守、中庸泰和的生活理念……这些其实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因而释读、传播这些优秀的农耕文化,对于当今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深入、准确把握农耕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借助多种渠道和手段进行富有针对性的阐释、传播和教育。
一是利用报纸、广电、网络等进行传播弘扬。近年来,不少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以守望家园、莫忘乡愁为主旨,制作播出了一批栏目和作品,广受欢迎,尤其是一些关于非遗项目介绍、传承的内容备受追捧,表明优秀的农耕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当然利用媒体解读和传播优秀农耕文化的工作才刚刚起步,任重道远。特别是在5G、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如何做好这项工作,迫切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二是将优秀农耕文化纳入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可以遴选和培育一批农耕文化优秀场馆建设成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并编写一些高质量的农耕文化主题教育资料,让青少年通过参观、研学和实践体验,了解祖祖辈辈的生存状态,感悟时代的进步和祖国的变化,从而增强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三是积极倡导电影、电视、文学、书画、摄影等文艺创作,更多关注农耕文化题材,以优秀的作品记录和传播优秀的农耕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宣育人作用。
3、开发与利用的实操性
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重在“活化”。在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实践中,优秀的农耕文化遗产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利用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途径,有经验也有教训。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开展的各类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有效地保护了一批有历史、有文化、有特点的传统村落。但是与庞大的村落数据相比,这种保护实在太有限。据我们在基层农村调研,还有相当多很有价值的村落或老宅濒危,亟待保护。所以,这一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激发村民保护的自觉性,提高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一方面通过宣传,引导、强化村民对于老宅、老物等物质遗产的保护意识,努力使更多有价值的东西留存下来。建议在推进乡村全域旅游项目中,重视古村名镇、特色民宅,以及传统农耕器具等物质载体的合理适度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进城农户,将废弃的旧宅进行修缮整理,改造成为可供观赏并能够居住的民宿宅院,供旅游休闲之用。
另一方面,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参与保护,鼓励和吸引一些涉农企业和文化产业,创建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园地,以鲜活生动的方式展示出农耕时代的思想精华,诠释前辈先人的聪明智慧。例如,传统技艺的活态呈现、地方特产的培育展示、农耕劳作的实践体验、田园风光的打造展现、传统休闲娱乐项目的开发创新、农业知识的科普教育等,都可以打造成为项目的亮点。
必须强调的是,在农耕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合理适度”的政策把握。目前,个别地方存在一哄而起、泥沙俱下的现象。有的无视自身条件,盲目上马一些“政绩工程”,造成有头无尾的半拉子项目,其结果是劳民伤财;有的项目只求表面热闹,不接地气,不切民情,凭空臆造,对于农耕文化元素出现“滥用”“错用”现象,不伦不类,令人啼笑皆非;有的仅仅停留在制造旅游看点的表象层面,忽视了农耕文化遗产的实质内涵,动不动就叫出一个什么什么节、什么什么会,有名无实,有形无魂。在当前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刚刚兴起之际,我们必须及早防患于未然,切实贯彻好中央文件中强调的“合理适度”原则,把好方向,行稳致远。
农耕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而且在精神层面亦有不容小觑的能量。
农耕文化在生产劳作、家居生活、休闲娱乐、传统习俗、乡音俚语、人际交往、子女教育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精神内涵,可以为乡村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充沛的给养。例如,在当前大力推进法制、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农村治理策略中,农耕时代的乡贤文化、家风家训、乡规民约等,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人们耳熟能详的“男耕女织”“耕读传家”“勤俭持家”“邻里和睦”“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廉”等传统理念,也可以通过批判吸收,成为塑造新时代家风和新型农民精神世界的有益元素。
总之,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保护、研究与合理利用,是一个十分迫切且意义重大的时代课题,更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社会实践过程。我们呼吁和期待社会各方进一步予以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为留下农耕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子孙后代、传承中华美德做出积极贡献。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