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在农村村农民新建住宅的过程中,由于村庄规划严重滞后等原因,农村居民点用地往往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经济上,“空心村”是指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大量的农村青壮年都涌入城市打工,除出过年的十几天,其它的时间均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市。
“空心村”是个历史遗留问题,在“轻农化”和“城镇化”带来的一种现象。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人空屋空产业空,成了乡村振兴成短板。
“空心村”一般是指农村由于大量农民转移出去,人口减少、房屋空置、产业衰落,村庄呈现“空心化”的一种现象。在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空心村”是显而易见的一块“短板”。
如何补上这块“短板”?
笔者认为,第一是优先补好具有支撑作用的短板。任何工作不可能一般齐,总会有短板,总需要补短扬长。面对成百上千个短板,必须优先补好“干部不干”短板,“特色不特”成口号,“联动不动”成毛病,“百姓不信”等事关发展动力支撑,特色支撑、系统支撑、民意支撑、干部支撑、人才支撑的短板。缝隙是最大的短板,区域、部门、规划、项目间的“缝隙”,使政策效益相互抵消,使一再强调的“联动发展”成了“联而不动”。“五水共治”中,不同部门上下游交接点治理成为难点说明问题所在。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