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民擘画了新时代美好的发展蓝图。如何落实这一重大战略?近年来,武胜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着力推进产业兴旺,改善人居环境,聚力乡风文明,以“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为载体,既扮靓“面子”,又夯实“里子”。武胜乡村振兴“协奏曲”高亢声远。
数说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四边桑2000余万株、小蚕共育室7100平方米、养蚕大棚13.7万平方米,累计推广纸板方格蔟250万片,发种四批次,合计发种14230张,产茧约64万公斤,茧款收入4950万元,蚕桑总产值2753万元,茧丝总产值3580万元。
截至2019年7月,建成柑橘基地25余万亩,其中晚熟柑橘13.5万亩。
预计到2020年,全县晚熟柑橘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达到2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
到2025年,全县晚熟柑橘达25万亩,产量达到35万吨,总产值15亿元以上,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增收的核心产业。
2018年,武胜县白坪—飞龙现代农业示范区游客接待量超过150万人次,年总产值约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8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0%。
主要举措
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将晚熟柑橘作为主导产业,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推进产业兴旺
推行“厕所革命”,实施垃圾分类,污水集中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开展“一榜两评”活动,采用“村评户、乡评村、县评乡”立体化三级联评模式,出台《乡风文明环境卫生整治标准》,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促进乡风文明
推进产业兴旺 打造乡村振兴“主心骨”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
近日,记者在武胜县猛山乡“万民—敞口”千亩蚕桑示范园产业基地看到,近10名工人正忙着给夏蚕投食桑叶。“再过几天,这批蚕就要上蔟吐丝了。”该基地业主申敏告诉记者,今年夏蚕总量比去年增加不少,预计实现收入10万余元。
蚕桑对于武胜县来说,不仅是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也是武胜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上世纪90年代初,该县有四边桑8000万株,全县发种24万张,产茧500万公斤,农民养蚕收入6000万余元,居全省第三位。此后,受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蚕桑产业陷入了20余年的低迷期。
从2017年起,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武胜县审时度势,抓住丝绸行业市场回暖的有利时机,将优质蚕桑产业作为“122”现代产业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按照“政府主导、龙头带动、农民主体”的总体思路,增加投入、加大力度,重抓退耕还桑、设施配套建设、技术推广等工作,全面推进蚕桑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通过“集中连片、集中规划、集中打造”的原则,建成优质蚕桑基地1.8万亩。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四边桑2000万余株、小蚕共育室7100平方米、养蚕大棚13.7万平方米、省力化蚕台13.7平方米,累计推广纸板方格蔟250万片,发种四批次,合计发种14230张,产茧约64万公斤,茧款收入4950万元,蚕桑总产值2753万元,茧丝总产值3580万元。今年,该县还成功创建为四川省蚕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蚕桑产业复苏,是武胜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切口。近年来,武胜县坚持以种定养、以养促种、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县内31个乡镇基本有了产业支撑,打造出“一基两主两特”的特色优势产业。
柑橘产业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武胜县常年水果产量达到8万余吨,产值3亿余元,其中柑橘占到了总量的80%。为优化全县经济作物产业结构,该县将晚熟柑橘作为主导产业,与省内外其他品种柑橘错峰上市,增加市场竞争力。
截至2019年7月,该县建成柑橘基地25余万亩,其中晚熟柑橘13.5万亩。预计到2020年,全县晚熟柑橘面积达到15万亩,产量达到20万吨,总产值10亿元左右;到2025年,全县晚熟柑橘达25万亩,产量达到35万吨,总产值15亿元以上,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增收的核心产业。
不仅如此,武胜县还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将旅游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武胜县以白坪—飞龙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支撑,坚持“三生合一”“三农一体”“三产互动”的理念,以“产村相融、农旅结合”为路径,按照“三园一基地”的产业布局和“两环三心六区”的乡村旅游布局,依托优势产业和文化资源,以建设“诗画田园慢生活”的乡村休闲旅游地为目标,走出一条乡村绿色发展和文化兴盛之路。
目前,白坪—飞龙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成功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乡村振兴先行区、中国农业公园等。2018年,该示范区游客接待量超过150万人次,年总产值约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8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0%,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改善人居环境 美丽乡村提档升级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武胜县以建设“美丽武胜·宜居乡村”为目标,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初秋时节,走进武胜县飞龙镇卢山村,曾经随处可见的旱厕如今已不见踪影,这得益于近年来武胜县大力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以前用的是旱厕,臭气熏天,现在用上了抽水马桶,更干净方便了。”卢山村村民李春梅说,从旱厕到冲水式马桶,改变的不仅是他们的居住环境,更是他们的生活方式。
自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武胜县积极开展农村厕改与畜禽粪污处理工作。以三溪镇练山坝村为例,该村对全村农户厕所及粪污处理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按照“政府主导,农户主体”的原则,采取群众自建、政府补助的方式推进实施。截至目前,该村新建户用厕所32个,改造卫生厕所162座,安装成品三格式化粪池209个。
内有“厕所革命”,外有垃圾分类。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在飞龙镇卢山村张家院子,各家各户门口摆放的红黑绿三种颜色的垃圾桶格外显眼,这些垃圾桶按照可回收物、不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进行分类。
按照武胜县关于农村垃圾处理“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要求,卢山村重点在“户分类”和“村收集”两个环节上狠下功夫,推进“垃圾革命”。为保障村容村貌整洁,该村配备保洁员督促农户做好环境卫生,加强培训引导,强化“谁的垃圾谁处理”和“垃圾分类产生收益”意识;制定《村规民约》,将环境整治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强化制度约束,让群众愿意分类、主动分类、习惯分类,优化乡村环境。
生活垃圾分类的物理拆拣,不仅给村民带来了一场生产生活观念的转变,同时也助推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现在村子环境比以前更好,村民也更有精气神了。”说起村子的变化,卢山村村民赞不绝口。
环境要想好,污水治理不可少。
过滤、沉淀、消毒……近日,记者走进武胜县飞龙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看到,原本恶臭刺鼻的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序后,变为达标排放的清水。
2017年3月,改造升级后的飞龙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污水日处理量达830吨,且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同时,针对离场镇较远又未修建污水处理厂的村落,该镇建成了村民集聚点污水处理设施109处,并鼓励较为集中的旧院落修建管道,将周边院落生活污水一并接入沼气池进行集中处理。
随着该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补齐污水处理短板,加速完成蜕变,为武胜美丽乡村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如此,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武胜县还对老旧农房进行全面维修改造,目前已基本实现农村住房安全全覆盖。
如今,走进武胜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到处洋溢着人居环境整治带来的诗画田园慢生活的惬意。
聚力乡风文明
筑牢乡村振兴之“基”
“我们要向这些文明家庭看齐,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近日,武胜县三溪镇观音桥村一季度一次的“文明家庭”和“卫生庭院”评比活动如期举行,这次的评选活动,增加了“好家规好家训好家风”评选。在听完候选情况和评选标准介绍后,该村村民乔玉荣投下了自己宝贵的一票。
近年来,观音桥村以“文明家庭创建、房前屋后美化、村居风貌提质”等六大行动为载体,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建设民乐、村美、风正的新农村。
为彻底改变村民传统陋习,大力倡导文明新风,观音桥村修订了村规民约,志愿服务队、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纷纷组织成立。目前,观音桥村初步形成管理依村规、办事找“四会”的新习俗,遏制了办事讲面子、铺张浪费等现象,杜绝了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等不良风气。
不仅让村民放下了人情“面子”,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里子”方面,观音桥村也下足了功夫。近年来,村里新建了老年幸福院、文化广场,给老人们搭建了活动平台。得益于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该村荣获“四川十大幸福美丽新村”称号,并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以及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前来。
观音桥村的变化只是武胜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胜县紧紧围绕“精准脱贫·文明同行”主题,针对脱贫攻坚过程中发现的“村容村貌不整洁、贫困户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充分、‘等靠要’思想严重”等突出问题,在全县515个行政村全覆盖开展以“乡风文明红黑榜”为载体,“评文明村民、评环境卫生”为主要内容的“一榜两评”活动,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引导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村里形成好风气。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武胜县乡风文明办负责人表示,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该县层层发动召开院坝会,采用“村评户、乡评村、县评乡”立体化三级联评模式,每月评选产生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宣传引导,推动乡村环境实现洁化、序化、绿化、美化,引导群众养成爱卫生、讲文明的良好生活习惯,树立文明新风尚。
为全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武胜县出台了《乡风文明环境卫生整治标准》,要求集中整治环境卫生问题。文件下发后,各乡镇、村积极行动,组建保洁队伍,整治场镇出入口、村活动室、公路两旁、长期无人居住的院落等地以及农户家庭和个人清洁卫生。
扶贫先扶志。武胜县通过政策宣讲、发放宣传明白纸、先进典型现身说法等形式,做好贫困户思想教育工作,引导贫困户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消除“等靠要”思想,实现扶贫工作满意度有效提升;通过院坝会、入户交心谈心等形式对所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面对面思想引导,做好联系村教育资助政策、三免一补、义务教育保障、扶志教育等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家长会、思想品德课、“校园清洁家庭评比”等活动,广泛带动村民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营造“脱贫奔康光荣,懒惰致贫可耻”的浓厚氛围。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