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每寸土地都在不断释放增产潜力

时间:2019-08-14 人阅读 评论
来源:经济日报

1.jpg

  立秋已过,广袤田野生机勃勃,正孕育着秋粮丰收的希望。“过去春怕旱、秋怕涝,现在渠相连、水畅通,望天田变吨粮田。”看着田间的水稻,江西省上栗县崇德村农民黄许生打心眼里高兴。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落地,耕道改宽、渠道通畅,全村农田的灌排难题得到了解决。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这些年,从土地分包到户、实现家庭承包,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改良贫瘠土壤、开发后备资源到坚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从引入新型农业主体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国家通过政策支持、扩大投入、深化改革等举措,稳步提升粮食产量和产能,每一寸土地都在不断释放增产潜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

  “过去是8亿人吃不饱,现在是近14亿人吃不完”。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给充足,保障有力

  “过去是8亿人吃不饱,现在是近14亿人吃不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感慨。目前,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3万亿斤台阶,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等大宗农产品供给量显著增加,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保持稳定。可以说,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总体上是充足的,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供给有充分保障。

  衡量一国的粮食安全程度有四大指标。一看自给率,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二看储备率,我国粮食储备率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安全线;三看总产量,从2004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最近7年连续超过1.2万亿斤,这在世界大国里绝无仅有;四看人均占有量,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209公斤,2018年达470多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在同期人口增加一倍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十分不易。

  据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全国夏粮总产量2835亿斤,增长2.1%。农业农村部监测,新麦上市以来,优质商品小麦数量充足,价格每斤比去年略低3分钱。在一些国家粮价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增产、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显示出对中国饭碗的深层次掌控力,也粉碎了某些人抛出的“中国粮食危机论”。

  伴随产量在高位走稳,粮食品质也在提升。以今年夏粮为例,从品种结构看,小麦主产区、优势区种植面积增加,地下水超采区等非优势区通过轮作休耕调减种植面积。市场走俏的优质专用小麦增加,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从种植方式看,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生产的技术大面积推广。全国小麦播种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节药技术推广比例达8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随着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保供给的手段也日新月异。设施农业让农业生产实现了周年供应,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智慧农业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农业密切结合,农民在手机上就能掌握各种数据,动动手指就能管理大田。农产品电商让农业供应更高效,链接起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收获的农产品能快速送到市民手中。这让中国百姓的餐桌与希望的田野直接相通。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

  推动粮食价格改革、取消农业税、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一系列政策制度筑牢大国粮仓

  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新世纪以来,发布了16个中央一号文件,从发力农业科技到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从推动粮食价格改革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粮食生产给予政策扶持。财政资金从重大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市场体系完善、主产区转移支付等多方面,不断多予少取。

  做好“减法”。2006年起,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2009年开始,逐步取消了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地方配套,每年为主产区减轻负担近300亿元。

  做好“加法”。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制度,相继出台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政策。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奖励资金规模由2005年的5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28亿元,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系列创新型举措接连出台。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是首部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文件。2016年1月,中央决定,加大财政对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提高7.5个百分点。这是在供给侧稳定粮食产能的创新型措施。2019年2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提出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好国家粮食安全金融服务。

  从减法到加法,由常规性措施到创新型举措,大国粮食的根基日益牢固。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体现在当期的产量上,还体现在对未来产能的培育上。目前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8,一半以上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8.3%,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68%,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中华粮仓越来越稳固,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

  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土地流转、引导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

  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种粮农民呈现老龄化和兼业化,“谁来种地”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伴随资源环境亮起了红灯,如何构建高效的经营体系摆在人们面前。

  从统到分,再由分到合。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让地不再是那块地。2014年起,中央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8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超过5亿亩。目前,全国有农民合作社217.3万家,家庭农场近6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6.9万个。当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谁来种地”找到了答案。他们和亿万小农户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全国小农户数量仍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但是,一些地方却存在着忽视小农户、过于向大的经营主体倾斜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扶持和提升小农户作出全面部署。这体现了政策的平衡性,既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又稳定小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基本面。

  产得出,还要供得上。我国不断进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从放开集贸市场经营到农产品交易日益国际化,从曾经的农产品价格“双轨制”到如今的农产品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并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最终引入了市场机制,给农业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产量高,还要价格好。2004年以来,我国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建立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我国逐步建立价格低时补生产者、价格高时补低收入消费者的机制。稳定的收益预期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我们更有底气应对国际复杂环境。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