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思考与体会

时间:2019-07-29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国家治理》

2.jpg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对标乡村振兴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当前“三农”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需要加快补齐的短板。主要表现为:在农业方面,土地总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薄弱、抗风险能力差、社会化服务程度不高。在农村方面,空心化与集聚化并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农村环境脏乱差,治安状况不容乐观;部分乡村建设处于无序状态,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加上乱砍树、乱挖山、乱填湖、乱撤文物古迹等现象的存在,乡村形虽在神已散。在农民方面,老一辈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知识、缺技能、缺管理经验、缺市场思维,而新生代农民却不愿种地或不会种地。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然而,在具体推行过程中,由于全国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存在客观差异,干部的思想认识、工作方法各有不同,从而导致一些地方存在无从下手、等待观望、千村一面等问题。

  乡村振兴要目标化、指标化、标准化、流程化

  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要尽快将乡村振兴从政策文件中的理论论述,转化为可操作的现实路径、经验方法。对此,有必要将乡村振兴目标化、指标化、标准化、流程化,让各地有方向、有抓手、可落实,让上级可量化、好督促、可问责,严格把关乡村振兴的最终环节。

  乡村振兴要目标化。让农村面貌能聚像,农业发展能聚像,农民发展能聚像,形成乡村振兴的整体效果图,明确工作推进的主攻方向。具体而言,农村聚像: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社会和谐、产业兴旺、安居乐业;外形上要留住乡村的形,内容上要嵌入现代元素的魂。农业聚像: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布局区域化、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一二三产业融合,乡土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新型服务、信息产业等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农民聚像:高知识、高技能、高素质、高收入、懂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工人;有社保、有医疗、有养老保险,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的新时代新农人。

  乡村振兴要指标化。要因地制宜,设置乡村振兴的定量指标,明确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考评的基准。农村功能性指标:行政村、自然村基础设施实现五通,即通路(通双车道的油路或硬化路)、通电(通生产生活用电)、通水(通生产生活用水及污水排放处理)、通网(通宽带互联网、广播电视网)、通气(通生活用气)。实现现代化生活设施有效覆盖,有政务服务中心、电商平台、超市、图书馆、文化广场、创业园、电影院等现代都市生活元素。推动教育、医疗、低保、养老保险等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就地城镇化、市民化、居民化。农业兴旺指标:规模化率、机械化率、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比重、“三品一标”农产品占比、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率、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电商覆盖率等。农民发展指标:义务教育普及率、人均寿命、技能普及率、手机电脑普及率、公共事务参与率、城镇化率、集中居住率、人均收入增长率等。

  乡村振兴要标准化。要用工业化信息化方式解决“三农”发展问题。以县为单位、村为单元,围绕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制定标准化乡村振兴聚像化效果图,以便对标对表补短板、抓落实,打造既可复制可推广可考核,又模式各异、路径清晰的标准化模式。

  乡村振兴要流程化。将乡村振兴的目标、指标、标准固化下来,转化为工作推进的固定流程路径:第一步,调研摸底收集素材,掌握乡村的现状、特色、需求、问题、短板等;第二步,按照目标、指标、标准进行规划设计;第三步,围绕规划筹备资金、要素,组织制定计划;第四步,按照时间表、路线图组织实施;第五步,组织验收、评估并兑现奖惩;第六步,移交投入使用管理。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形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重在行动,需要充分发挥我们党领导农村工作的政治优势,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做好顶层设计,保障乡村振兴制度供给。一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对农村耕地、宅基地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进行分离,便于土地有序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有效利用。二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废除城乡户籍“二元结构”,解决身份不平等问题。三是探索农民退休养老制度改革。废除原用工人农民职称,不再有工人、农民之分,通通改为产业工人,即一产工人、二产工人、三产工人。解决几千年来对农民受歧视的观念问题,让新生代农村青年及涉农大学生愿意以新的一产工人身份,留在农村或回农村创业就业,成为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主力军。实行城市和农村养老并轨,推进农业“一产工人”退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农业“一产工人”到点即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让他们老有所养。让农村青年及回乡创业人员感到在农村没有后顾之忧,愿意留在农村,愿意回到农村发展创业,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四是探索解决村落“空心化”的改革方案。随着村庄演进发展,一些村落会集聚更多人口,一些村落会逐步消亡。要探索行政村改革办法,优化整合资源,做好统一规划,把不适合人居的自然村的居民向条件较好又有环境承载空间的自然村集聚,按照就地城镇化的要素去建设。五是坚持以工促农,用工业化方式促进农业发展,建园区、建农场,促进现代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尤其要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和微型化、智能化研发推广,提高山区丘区农机化水平。六是坚持以城带乡,用城市化的方式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农村;打破城乡分割的规划格局,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全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全覆盖进程。

  坚持规划先行,重塑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布局。要坚持多规合一,统筹配套城乡空间布局规划、土地综合利用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宜居规划,促进城乡功能和空间融合发展;村庄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确保有规可循,一张蓝图绘到底;做规划时要注重区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以多样化为美,把挖掘原生态村庄风貌和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把保留原貌与提升品质结合起来;村庄建设中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西洋化,多听农民的呼声,多从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

  科学设计,突出乡村特色。村庄的风貌设计上要继承传统,留住农村的形态;内部功能上要引入现代元素,防止几年后“翻烧饼”;具体设计上要突出村庄的生态涵养功能,保护好林草、溪流、山丘等生态细胞,依山造形,借丘造势,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世外桃源;要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遗传承、农耕文明、农民魅力风采。

  引入专业团队,科学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人类社会演进中的一大革命性创举,单靠基层干部队伍的力量是不够的。要引入政府购买服务,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式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引入规划、建筑、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方面的设计人才、优秀团队,充分发挥乡村能工巧匠的作用,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

  保障投资,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来源渠道。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机构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公共财政要向“三农”倾斜,加快建立涉农项目统筹整合长效机制,逐步解决“三农”资金项目支离破碎和欠账的问题;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基金、持股、奖励等改革措施,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乡村振兴;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建立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发展的全面需求。

  健全机制,抓好落实。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五位一体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考核监督。要用最严格的标准、最严格的考核、最严格的监督、最严格的问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严格奖惩,对乡村振兴的进度、质量、指标进行量化考核;建立健全督查考核等制度,并对规划任务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全程跟踪。通过各方努力、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建设美丽乡村、繁荣乡村、和谐乡村、文明乡村、平安乡村、幸福乡村。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