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小农经济根深蒂固,深入人心,虽然中间经历过新中国建立后计划经济的阶段,但到改革开放以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其实是又回到了小农经济的状态。
小农经济的优势很明显,自给自足,市场调整灵活,个人能动性强,但劣势是规模小,效益低,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特别是在人们更加追求经济效益的今天,小农经济的劣势表现得更加明显。然而作为农民,自家的土地做为自己生存的最后一道屏障,哪是那么的容易舍弃,通俗的讲是农民的命根子,食之无味,但又弃之不得。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乡村振兴,还是城市化》中讲到,其实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为了解决城市与乡村失衡的问题,城乡贫富差距过大,农民的生存根基发生动摇。在农村,农业发展是根本,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几大困境。
(1)收益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差。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逐渐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包括结婚、生子、教育、医疗等等。从而造成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土地荒废严重。
(2)土地政策固化,土地流转难度大。农村最大的资源是农业的土地资源,然而目前农村的土地政策仍然是沿用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的土地政策。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包产到户(其实现实中有多少人已经进城),农村土地缺乏成熟的完善的入市机制,土地流转难度大。无法引进大型农业生产企业,无法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种植。
(3)基本农田保护与市场化的矛盾。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我国实行的是18亿亩基本农田的保护政策,划定的基本农田不得进行非粮食的生产活动,如果林、大棚、养殖等;但当今只允许农民进行传统的农业种植是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如何进行二者间的平衡,是需要国家进行统一的调控和保障的。
以上三点是个人认为目前农村农业发展的最大困境。制度不立,无规矩,保障不落,无民意,就无从谈起现代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标准化农业种植的实施。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