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性贡献

时间:2019-06-2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1.jpg

  “三农”问题,在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发展沿革中,始终关系着国家兴亡、人民祸福。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岁月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探索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致力于三农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耕者有其田

  在长达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三农”问题的最大贡献,就是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为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力量”。之所以如此,根源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农村的主要矛盾。也就是斯诺亲眼见证的“当大批农村人口迅速地趋于破产的时候,土地和财富就随着个体农民的总衰落而日益集中到少数地主和高利贷者的手里……苛捐杂税、腐败的谷物交租制度以及像魏特夫博士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整个传统制度,弄得无地的农民经常负债累累,没有粮食储备,完全无力应付旱灾、饥馑、洪水这样的危机”。要避免和消灭这种危机,唯一的出路就是经过“打土豪、分田地”的暴力革命手段,清除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和不法地主阶级,摧毁这一“几千年来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实现“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里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从而造成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可能性”的斗争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无产阶级宇宙观指导下,从不同时期、不同任务的实际出发,启发广大农民群众的觉悟,关切以广大农民群众为代表的农村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要求,经过长期探索,形成并坚决执行了“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土改总路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农村就是通过土地改革,最彻底地消灭封建制度。这个任务的胜利完成,“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因而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性胜利。作为“打土豪分田地”的亲身参加者和最大受益者,广大农民群众的觉悟和眼界,得到了空前未有的提高开阔,自觉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也以其“制订和执行了坚决地土地纲领、为农民利益而认真奋斗,因而获得最广大农民群众作为自己伟大同盟军”的实际行动,成为农民和一切革命民主派的领导者。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农业合作化与农村全面建设

  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三农”问题作为整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仍然处于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历史,就是“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作了不懈探索,虽历经波折,但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的历史。其主要结构,也就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两翼、一化三改”,以实现工业化和在农村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目标,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毛泽东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根据苏联的经验,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在土改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又适时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和发展集体经济。“奠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基础,开启了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

  奠定制度基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之全面展开。其主要任务是大兴农田水利、大办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尽管其间经历了无数坎坷曲折,但这些在一穷二白底子上进行的艰辛工作,的确使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红旗渠为标志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广泛开展,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靠天吃饭的局面,成为发展农业的强劲抓手;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的开展,使愚昧落后和缺医少药在农村开始成为历史,使广大农民群众第一次感受到“文化”和“健康”的意义所在。其意义正如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所指出的,农民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离开农民,扫除文盲、普及教育、大众文艺、国民卫生,就将几乎成为空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新中国三农建设取得的成就,为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发展所未有,为20世纪世界人类所罕见。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几亿农民,才第一次感受到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

  改革开放:“两个飞跃”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标志同样来源于“三农”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了改革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打响了农村改革第一枪。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民工进城打工,废除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业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三农”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邓小平提出的“两个飞跃”思想。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建设,起源于第一个飞跃,即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力军和领头羊。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又必须向第二个飞跃即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充分发挥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作用,以生产力发展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实现高水平的集体化。这一思想深刻揭示了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规律,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深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广大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核心,在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发展,推动三农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并为解决全球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因为这一切源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

  中国共产党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进行的历史性贡献,贯穿于近百年英勇奋斗的整部历史,赢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顺应农民新期盼,“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推动三农全面进步,开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