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此,我们必须在更高层次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增强高效协同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
我国既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连年丰收,但也面临不少挑战。粮食生产方式转变、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粮食进口量居高不下、增产边际成本增加、环境因素制约加剧、供求矛盾突出等问题日益突显。与此同时,我国粮食存储还存在库存粮食多、库存设施水平不高、收储方式不精细等短板。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而言,未来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仍将存在。
对此,必须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不动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粮食产业提升质量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特别是在产业发展路径上,要充分结合我国现有粮食行业发展的既有资源,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加强粮食科技创新,升级粮食精深加工工艺,开发引领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拓展粮食加工领域,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
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就要确保粮食仓储安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及优化配置。为此,树立科学的粮食安全观尤为重要。
第一,辩证看待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间的均衡,立足国内、适度进口。从发展趋势来看,国内外粮食市场关联度趋强,生产、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化。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合理把握好粮食进口的“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利用好国际市场,保持粮食安全的战略定力;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好国内粮食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利益,推动相关产业融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粮食标准和贸易规则制定,增强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
第二,辩证看待粮食储备总量和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当前,我国粮食产量越来越多,食用油和饲料及能源化工用副粮进口量越来越多,库存量也越来越多,但粮食自给率却越来越低。这种“三多一低”现象,体现了我国粮食产业的结构性矛盾。具体来看,我国粮食储备率大大超过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17%至18%的安全储备率水平,但与之相悖的是,我国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正在成为全球第一粮食进口大国。2017年,中国粮食进口量为1亿3千万吨,大豆和稻米进口量为世界第一。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储备的数量、质量及其与市场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辩证看待我国粮食储备和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要合理优化政府对储备粮数量和仓储的布局,同时加强相关部门的应急调度能力。应该看到,在应对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市场粮油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时,粮食应急保障是新形势下维护粮食安全的一种常见形式。我国的粮食储备应通过科学合理布局各仓储点、不断优化物流能力等措施,确保在自然灾害等突发性危机面前,能够及时、迅速地完成粮食调运、投递工作,加强粮食应急安全的保底能力。
增强高效协同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满足国家对粮食的日常需求,还应在战略储备、调控市场等方面不断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议进一步“藏粮于地”,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藏粮于民”,构建多级主体的粮食储备体系;“藏粮于技”,提高粮食仓储的整体技术能力。
一是有效“藏粮于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耕地总体质量下降,致使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只能尽可能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这不利于我国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藏粮于地”能适时缓解这一问题,在粮食供过于求时轮作休耕一部分土地,在粮食紧缺时再将这些土地迅速用于粮食生产,通过耕地的增加或减少来维持粮食供求的大体平衡。同时,对于轮作休耕的土地,需要及时修复生态、恢复地力,有效保护土地的粮食生产能力。目前,我国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已由2016年的616万亩扩大到2018年的2400万亩。
二是鼓励“藏粮于民”,构建多级主体的粮食储备体系。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储备体系可以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我国的粮食储备体系属于政府主导型。近年来,我国农民存粮备荒意识逐渐减弱,粮价上涨促使农民以出售代替储存,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粮食直接消费量下降,加之欠缺先进的储粮设施和科学的技术手段等,我国农户存粮量趋于下降。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同样要重视农户的粮食储备。可考虑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农村实际情况,采取措施保持和扩大农户的粮食储备规模,改善和提高农户存粮质量,积极构建以政府主导,加工、贸易等企业和农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实现政府储备和民间储备的协调发展。
三是推动“藏粮于技”,提升仓储科技应用水平。总体来看,我国粮食仓储闲置与不足并存,仓储硬件设施、智能化和节能化水平偏低。对此,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粮仓进行改造升级,延长粮食储备期限和提升粮食储备质量。一方面,升级信息化手段,对粮仓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对储粮的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仓储设施功能,提高储存环节的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提高粮食仓储效率,提升粮食仓储质量,延长粮食储存期。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