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提升村容村貌。在凝心聚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村容村貌的提升让脱贫成效更加精准可见,也由此带来村民精神面貌“小环境”的提升。
村容提升
带动村民精神面貌改善
2月13日,禄劝县团街镇高家村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一大早,村里的保洁员沙顺芝就开始打扫卫生。“进村大路搞不好,村子就没有脸面。”
干净整洁的村庄硬化道路两旁,“我的村庄,我的家园,我来爱护”的宣传标语和“禁止倒垃圾”的提示牌随处可见。团街镇党委书记邱毅介绍,团街镇把村貌提升美家园当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长效任务来抓,全民动员,目前,境内8个村委会153个村小组均完善了村规民约,制定了定期保洁制度、乱堆乱放惩罚制度。
村容村貌提升,已成为目前全力冲刺决战脱贫攻坚的禄劝县和东川区的工作重点。以禄劝县为例,目前正全面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开展“洁净禄劝”行动,深化“七改三清”,确保建新房、住新居、展新貌、树新风,提升了乡村环境,也在村民群众间广泛树立起文明新风。
有面子,更有里子,村容村貌提升,也带动了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善。
东川移民新区铜润社区周友富家,作为社区首批评选出来的“五星级家庭”,是左邻右舍口中的模范家庭代表。去年搬进新居的他,成了社区首批脱贫致富的人。为推动移民新区“新时代新民风”,去年,东川移民新区扎实开展“讲感恩、讲诚信、讲法治”和“比发展、比和谐”活动,评选出一批“五星家庭”。东川区移民新区党工委书记雷云介绍,经过“五星家庭”评选等措施,目前主要移民社区环境明显提升,人与人和谐相处,极大地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生活质量提高
村民主动要求发展
村容村貌“大环境”提升,带动个人精神面貌“小环境”改变,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效。
东川区红土地镇大坪子村,干净的村道两旁,是一排排整洁的新居,“村容村貌提升,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而生活环境提升后的村民,也更加主动地要求发展。”驻村干部尹莹介绍,在全区农村电商的带动下,村民种植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基本形成核桃、地莲花种植,土鸡养殖等产业群。
而在东川区乌龙镇,通过村规民约的普及和“村清洁、户干净”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高了群众主动致富的能力。截至今年1月,全镇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立卡的46.8%下降至1.05%。“在镇村环境持续提升过程中,最大的改变还是村民个人。”乌龙镇党委书记刘智兴介绍,过去贫困户家庭懒散情况普遍存在,个人、家庭卫生问题突出,通过持续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特别是“村清洁、户干净”综合整治,村民明白了勤劳致富的道理,改变了原有的懒散面貌。
贫困户精神面貌带来的发展活力,也是下一步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最大保障。汤丹镇黄草坪村村民李孝陆,过去因为爱喝酒又无劳动技能,成为村民眼中的“二流子”,在相关单位帮扶下,他养殖山羊并加入了村里清洁工作队,现在已经住上了崭新的房子,实现脱贫。“去年种羊养殖收入1万多元,今年我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收入再翻一番。”他表示。
山乡新风
成乡村振兴强大动力
扶贫先扶志,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原本贫困的山乡正吹来一场发展的新风。这股新风,也势必成为未来昆明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去年7月,云南省印发《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在去年11月举行的昆明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编制及试点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村容村貌提升为抓手,打造“有实力、有颜值、有内涵、有活力、有奔头”的新乡村。
今年1月8日,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举行,会议明确提出要围绕加快城乡融合,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抓好“六个结合”,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深度融合,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事实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也是当下各县区的工作重心。从去年开始,石林县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时,就有计划地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将脱贫攻坚与加快产业发展、美丽乡村、乡风文明等结合起来,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巩固脱贫成效,提高脱贫质量,为乡村振兴战略夯实了基础。去年,石林县西街镇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石林县被列为“全国农村创新典型县”。
市社科院原院长龙东林表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既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又为乡村振兴打造美丽新农村带来新动力。
采访中,在大水井村,东川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正在为该村刷上新的标语:“脱贫要脱懒,勤劳更致富。”不断提升的农村人居环境,正唤起勤劳的群众,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