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福建乡村振兴:创新特色产业培育机制

时间:2019-01-10 人阅读 评论
来源:福建日报

  八闽乡村,改革赋能,产业勃兴。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乡村振兴元年。这一年,福建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成立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强化组织保障,统筹推进新时期“三农”发展;编制《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布《关于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带来满满政策干货。

  政策红利,不断转化成发展成果。从产业视角来看,2018年,茶叶、水产、花卉苗木、水果、林竹、畜禽、蔬菜、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福建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总产值1.5万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八闽山多地少,但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抓住特色现代农业这一“牛鼻子”,是立足本土资源禀赋、扬长避短的科学决策。

  “安溪茶产业专业化、集群式的发展,培育和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类似的成功经验都表明,农业产业集群、优势产业规模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福州大学区域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税伟看来,要做好特色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集群化、规模化是绕不开的发展路径。

  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化,福建力度不凡。

  2018年,在传统七大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福建又提出加大食用菌产业、乡村旅游业、乡村物流业的培育力度,计划到2022年实现十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均超千亿元;创建了84个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2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推动产业富村兴乡强县,培育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9个产业强镇试点,打造形成安溪茶叶、平和蜜柚、古田食用菌、连江水产等特色产业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强县。

  明确了发展目标与方向后,便要通过精准施策,培育壮大本土特色产业。这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理清行政与市场的边界,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与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构建科学有效的农业支持体系,为特色产业发展赋能。

  在探索产业培育机制过程中,“福建百香果”这一品牌越来越亮丽。

  “上世纪80年代,福建试水引种当时被称为西番莲的百香果,但囿于市场接受度等限制,难以发展壮大。”福建百香果产销联盟秘书长郭德祥说,过去的两年间,这一小众热带水果在福建强势“翻红”,在水果市场风光无限,更是各地乡村脱贫致富新选择。数据为证,全省种植面积从不足4万亩扩大至超过20万亩,年产值约50亿元,惠及10多万农户,带动户均增收4万元以上。

  回溯福建百香果产业发展路径,可从中窥见福建不断创新产业培育机制的基本逻辑: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随着消费观念革新,符合健康新主张的百香果重新进入消费者视野,市场空间广阔。具有地理优势的福建由此强势切入,占据先机。同时,指导成立福建百香果产销联盟,推动千家百香果生产合作社、种植大户与龙头企业产销对接,全面打开市场通路。

  “农业产业要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就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路子。未来将举一反三,总结推广福建百香果产业培育路径,培育出富硒农业等更多能够带动一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

  ——坚持品种引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认定并主推“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2号”“福建百香果3号”等三大优势品种;支持重点产区建设保鲜冷库,支持农民合作社建设初加工生产线,提高福建百香果深加工水平;在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广泛宣传,传播覆盖人数过千万,成为全国农业应用新媒体的成功范例。

  过去的一年,在创新产业培育机制,构建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方面,福建不遗余力。

  着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23个,新认定1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30个福建名牌农产品;坚持产业融合发展,建成121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中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0%,全年乡村旅游接待突破1.5亿人次、收入突破千亿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成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超过100万亩;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每年选认1000名以上省级科技特派员到基层开展服务创业,允许符合要求的公职人员回乡任职,全省新型职业农民人数达43万名;强化科技支撑,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

  产业兴旺,同样离不开制度创新。

  “农业农村发展,根本靠深化改革,必须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通过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在推进改革创新过程中,福建尤其注重尊重农民与基层的首创精神。

  2018年,沙县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推出2.0版本。

  “2012年以来,为破解农民担保难、贷款难、贷款贵难题,我们试水组建村级融资担保基金,探索农村金融互助合作模式——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开展农户信用评级,农户共同出资成立村级融资担保基金,金融机构根据农户信用等级与出资额度确定授信额度。”沙县农商银行董事长钟先礼说,全新上线的沙县村级融资担保基金2.0版本,将额度从15万元提高至30万元,反担保方式从人变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等农村资产,开辟了将沉睡的农村资产转化为资本的新渠道。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沙县组建村级融资担保金、发展农村信用合作金融等经验,已在全省推广。

  此外,福建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为全国首批完成数据汇交的8个省份之一;全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面上铺开、向纵深发展,全省基本完成清产核资工作,55个试点县98%的村(居)完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在晋江市开展宅基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三项改革试点,成果不断涌现。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三农”领域改革任务已全部按序时进度和要求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改革“四梁八柱”框架基本建立,多项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