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按规律办事。四川南充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大市,自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因地制宜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坚持市场、政府“双手”发力,充分运用市场力量,避免政府大包大揽。根据市场需求育产业,坚持需求引导,确立了生态粮油、特色果业、蔬菜和中药材、现代蚕桑、现代林业、现代畜牧六大主导产业,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针对消费升级,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49.8万亩,“葵花鸡”“牛奶猪”等优质产品脱颖而出。
南充建成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9个、服务站410个,农村产权价值评估、抵押融资、收储处置等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近两年实现产权交易总额17.8亿元。推动集体资产股份化。将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到户,再自愿入股龙头企业,目前南充1186个村完成集体资产改革。同时,探索财政资金入股经营主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工商资本本土化。规范城市工商资本“上山下乡”,鼓励将经营利润留在当地、用于农村,近两年吸引社会资本157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充坚持生态打底、绿色崛起,以生态文明为乡村振兴铺路引航。南充把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重大战略之一,全力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争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坚定绿色崛起路径,大力实施绿色山川、绿色产业、绿色城镇“三大工程”,坚持永续发展追求。大力倡导宁可少招商,也不乱招商;宁可少建设,也不乱建设;宁可缓开发,也不乱开发,坚决不走“先破坏后修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以生态开路发展经济。目前南充创建省市级生态村2093个,阆中五龙民宿村成为“网红村”,西充双龙桥村坚持有机生态循环,桃花节、蛴蟆节、放牛节成为生态品牌,近两年生态文化旅游收入达159.9亿元。制定21个有机农业技术规程,35.3万亩基地通过有机认证。“三品一标”认证达527个,承办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第二届亚洲大会和西部有机农业高峰论坛。以嘉陵江为轴、医卫资源为基,建成凤垭山天乐谷4A级景区,建设川东北(南充)康养中心,投资120亿元建设阆中宜华康养城,打造全龄全时全域康养目的地。
注意在开发建设中为生态让路。坚决守护好川中最美丘陵,决不因建设破坏自然景观,决不因开发损害生态环境,决不因发展牺牲长远利益。2016年以来,完成营造林面积143.69万亩。坚决保护好嘉陵江最美身段,对沿江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一律取缔退出,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律整改到位。扎实推行河长制,嘉陵江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坚决呵护好巴蜀最美环境,全面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3年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厕所革命”,瞄准农村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村容村貌提升,打造幸福美丽乡村升级版。
只有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方式,才能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在推进城乡交融中,以城乡“五个一体化”为抓手,推动城乡路网、电网、气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合一”,形成了市域1小时经济圈和生活圈。同时创新推进产村相融,大力实施“一村一业、一村一园、一村一企”行动,建成脱贫产业园1023个,真正做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
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激活“三块地”,推动承包地“三权分置”,加快流转,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发“四荒地”,允许用于文旅观光,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聚集“三种钱”,用好政府的钱,加强统筹整合、高效使用;用对企业的钱,畅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用活农户集体的钱,采取众筹集中、入股分红等方式抱团发展。培育“三类人”,大力实施“头雁”“归雁”“群雁”三大工程,培育乡村振兴的领头人、带路人和主力军,建立了五级书记抓振兴的组织体系,回引大学生、在外乡友领创产业园区121个,培育职业农民1.5万人。同时,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南充在行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励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参与乡村振兴,形成人人出力、人人给力、人人尽力的良好局面。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