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打好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时间:2018-12-26 人阅读 评论
来源:西部经济网

  自今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以来,各地结合本地发展情况和特点,陆续印发实施相关落实方案。乡村振兴战略早已进入到各地相关文件报告文本当中,但面对如何才能真正推进乡村振兴,怎样才是可持续的乡村振兴等问题,思路还不够清晰,办法还不多。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些党员干部对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关系认识还不到位,对于如何协同推进没有明确思路。因此,不少地方在具体工作中,基本上还是就乡村振兴谈乡村振兴,就脱贫攻坚搞脱贫攻坚,存在“两张皮”现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因此,我们必须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步推进,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脱贫摘帽成果为基石,聚焦持续攻坚、巩固提升、同步小康的任务目标,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融合。

  做好组织保障的有机结合。各地应成立乡村振兴战略暨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大办”,统筹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各类项目、会议、培训、督查等日常工作,确保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盘棋、一体化”式推进。同时,按照“区县负总责、部门配合、乡镇落实、工作到村、落实到户”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部门和乡镇的规划实施责任,严格执行战区负责人和各村挂帅领导负责制,悬帽攻坚、强力推进。

  做好体制机制的有机结合。将推动攻坚、助推摘帽一整套抓工作、促落实、强保障的有效机制办法与乡村振兴“打包配套”使用。积极研究建立乡村振兴战略暨脱贫攻坚决策议事机制、统筹协调机制、项目推进机制、事项跟踪办理机制等机制体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做好战略规划的有机结合。未来三年将是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的特殊时期,必须同步打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三年攻坚战,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在整体规划上,精准编制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编制好攻坚“路线图”“施工图”“任务书”,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做好项目包装的有机结合。按照“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的原则,坚持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统筹结合,将脱贫攻坚需提档升级的工业产业、农业产业、旅游扶贫、生态建设等发展项目,以及电力建设、水利建设、交通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基础建设项目,打捆编入乡村振兴的发展规划,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既破解财力、物力、人力紧缺的难题,又实现资金资源使用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真正提高脱贫的质量、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做好要素保障的有机结合。一是解决好人才问题。按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总要求,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继续深化实施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工作,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人员以科技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开发与经营的模式;加大涉农领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支持政策,真正激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二是解决好地的问题。推广股份合作、经营权流转、土地委托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探索发展稳定农户承包权、经营权股份化的家庭联产承包股份制,推进三权分离,盘活承包地。三是解决好钱的问题。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筹集资金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