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笔下乡村田园生活,令人向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乡村的情怀,历久弥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是许多城市人内心最柔软的乡愁。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而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和创新发展,是下好这盘棋的关键一步。一场以“记住乡愁·共谋四川古镇古村落保护和发展”为主题的四川最美古镇古村落创新发展论坛于6-7日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举行,200余位专家学者在美丽的川西古镇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古镇古村落篇章。
缘古:传统村落是中国人的“根”
如何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古镇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是什么?怎样活化乡村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关于乡村的话题总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让古村落留下来、活起来,就显得愈发迫切。
传统村落是一个地域的记忆,古街、老树、祠堂、小河……这些都是人们心灵深处对乡愁的寄托。对于一辈子辛勤耕作的农民来说,村落是他们的家;对于奔走在城市钢筋混泥土中的人而言,乡村是他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2017年春节,成都市共接待游客1575.5万人次,除位于成都市区的武侯祠人气最高外,位处郊区的洛带古镇和黄龙溪景区的游客数量位居二、三。古镇旅游如此火爆,除了古镇闲适的生活气息令人向往之外,寻找古老的文化记忆,寻求自我的文化认同,也是人们对古镇游趋之若鹜的重要因素。
传统村落,不仅是国人“留住乡愁”的载体,也是追索“从哪里来”的途径。传统村落是中国人的“根”,有根才有生命,有根才会枝繁,有根才能振兴。
鉴今:传统村落兼具地理、经济、文化价值
中国传统村落遍布华夏大地,兼具地理、经济、文化价值。
2017年,中国传统村落的数量为4153个。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宏村等古镇古村落,以及人们熟知的福建土楼、四川藏羌碉楼等古民居,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和发展模式。
每一个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有4000多年历史的广元昭化古镇,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的美誉,被誉为“三国重镇”;位于成都双流的黄龙溪古镇,曾是古蜀王国最后的军事据点,它的变迁是巴蜀历史的一个缩影。古街、古巷、古宅、古寺、古渡、古衙门……这些小镇和村落古朴又热闹,犹如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扮演过的角色。
古镇古村落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潜在力量。在四川甘孜州海螺沟景区旁,有一座被喻为漂浮在冰川上的川西风情古镇——磨西镇。依托海螺沟的旅游资源,磨西镇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餐饮、民宿、旅游周边商品,旅游给这座古镇带来了新意。
启后:衔接古今中国乡村气脉
“城镇化越快,村落就消失得越快。”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对古村落处境的担忧。在疾驰的城镇化进程中,不少古镇、古村落面临两难的困境:要么持续衰败无人问津,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消逝;要么在过度的商业改造中,丢失了原有的文化脉络。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千上万的古村落,承载着中国千百年来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脉络。处理好古镇古村落保护和发展问题,对于理顺、衔接古今的中国乡村气脉具有极强的价值。
值得庆幸的是,在中国、在四川,对于古镇古村落的保护已经成为共识。从2013年开始,四川启动“百镇建设行动”,选取300个小城镇重点培养,以百镇带千镇发展。过去5年,四川“百镇建设行动”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16亿元,300个试点镇发展良好,辐射带动全省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4671亿元。277个小城镇列为全国重点镇,20个镇入选国家级特色小镇,数量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
“古建筑绝对是宝,而且越往后越能体现出它的宝贵。”如今,人们越来越深刻理解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这句话的含义。走好保护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要深入挖掘古镇古村落中的文化基因,为传统村落注入“魂”,真正做到让古镇古村落“活起来”。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