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3月11日,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邢国辉到元氏县调研指出,要把槐阳镇打造成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成效,并把槐阳镇作为自己的联系点。11月2日,石家庄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议在元氏县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和省委工作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一年来,元氏县在推进槐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完成了科学制定一个振兴规划、率先建设一个示范片区、探索积累几点改革经验,积极推动乡村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振兴”,促进了示范区建设实现良好开端,打造了一批特色亮点工作。
坚持规划引领,着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
元氏县根据全县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立足县情,抓好顶层设计。在西部山区,重点加快森林氧吧小镇、仙翁寨农业园区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带动3个乡32个村的振兴。在中部半山区,重点实施封龙山景区恒大高科农业小镇、蟠龙湖景区龙湖小镇等旅游项目,带动5个乡62个村的振兴。在东部平原,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和县城主城区建设,带动平原7个乡114个村的振兴。
突出重点,做好示范。元氏县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社会参与,率先把槐阳镇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区。槐阳乡村振兴示范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涉及35个行政村7.6万人。通过实施“建设一环生态景观带、做强五个特色发展片区、打造十大精品支撑点、提升两个工业产业园、美化20个美丽乡村、改造15个拆迁村”等主要建设内容,完善设施、深挖底蕴、做美环境、提升产业,努力打造“古今融合、宜居宜业、乡村美丽、园区一流”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围绕“五个振兴”,全力打造槐阳乡村振兴示范区
元氏县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围绕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一森园林公司流转土地5000亩,佳垚公司基地种植规模达2000亩,龙头企业每年可带动1万多农民就业。积极引导示范区内的19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周边3000余名农民就业。建设农民就业服务中心,为农民就业创业搭建平台。通过重点实施“四改四化两治理”工程,打造示范区20个美丽乡村,对15个旧村实施改造,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龙河生态新区、槐河生态湿地、环城万亩林海,推动“双代煤”工程,从而抓好环境改善工作,加快乡村生态振兴。突出汉代元素,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元氏县还通过建设南城门、韩信公园,复建汉街“十八景”,振兴元氏汉文化,从而激发乡村的文化振兴。同时,积极挖掘旧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打造历史风貌街区,带动老城区改造提升。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元氏县依托出台“特色街区房屋免租、就业奖励”等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此外,元氏县还抓好村“两委”换届,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注重改革创新,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元氏实践”
完善“村民事务代理制”,培育基层党建样板。提升“村民事务代理制”模式。元氏县在铁屯村“村民事务代理”做法的基础上,创立了“首问负责、一室受理、全程代办、无偿服务”的村民事务代理工作机制。村委会设立“村民事务代理室”,24小时有人值班;实行首问首办负责制,一室受理,全程代办,形成“老百姓动嘴,村干部跑腿”的服务新模式。拓展服务范围。在代理制的基础上,成立了由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服务小分队,为村民提供应急服务,并完善了民调组织、维稳组织、红白理事会等配套组织,全面制订修订村规民约。打造基层党建样板。通过规范建设、创新提高,进一步将“村民事务代理”的做法向全县推广,带动了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元氏县通过采取县乡集中、村级归属的管理方式,建立了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体的基层管水组织。按照“超用加价、节水奖励”农业水价改革模式,制定了章程和工程管理办法,建立起县、乡、村分工明确,具体任务责任到人,日常监管长抓不懈的工作体系。边运行、边总结、边完善,形成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四大模式”。目前,水价综合改革已在全县10个乡镇全面推广,覆盖155个村、36.6万亩耕地,年节水1000万立方米,节省资金800万元,促进了农业节水增效。为推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做法,元氏县打造了以纸屯为中心辐射全县的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样板示范区及水权交易中心。
创新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元氏县按照“特色产业精品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思路,创新扶持机制,壮大龙头企业。通过在占地、融资、市场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引导龙头企业进行提档升级,扩大生产规模。其中,绿杰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发展“龙头企业+种植基地”的经营模式,种植基地达到12.9万亩,带动农户8357户,年帮助农民增收690万元。创新产业化运营结构,构建“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联兴佳垚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了一条龙生产链,企业与农户建立了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展“订单农业”模式,形成稳定购销关系,带动农民就业和增收。
拓展投融资体制,凝聚示范区建设的合力。今年以来,元氏县采取市场化融资模式,依托产业基础、围绕片区特色,切实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截至目前,第一批总投资420亿元的16个项目已集中签约,部分项目已动工建设。在资金争取方面,元氏县还采取政策性融资模式,制定了20余条向上问计措施,积极与上级部门问计沟通,寻求支持,争取政府政策性资金。此外,元氏县还采取“政府+公司”的融资模式,通过合作共建,撬动企业资本。在生态环境绿化工作中,通过“政府+园林公司”的模式,实现了政府公共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元氏县采用“村集体+运营商”的模式,以乡村的优势资源,招引运营服务公司的社会化服务。
破解土地瓶颈制约,推动土地流转和闲置用地盘活。元氏县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和带动周边乡村农户进行土地流转。在完成土地确权的基础上,围绕“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和利用机制,引导农民通过土地租赁、托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式,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为乡村振兴提供用地保障。目前,示范区在生态林栽植、花卉种植、规模化粮食蔬菜生产等领域实现土地流转9000亩,实现了农民“一边收取田租,一边打工挣钱”,创出了“政府要绿、农民受益、企业得利”的合作共赢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通过实施村庄治理和改造工程,促进了闲置宅基地和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元氏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思路,因村施策分类推进,推行美丽乡村建设、旧村改造、联村并建三种治理模式,预计可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建设用地4000余亩。此外,元氏县还通过建立“扶优转劣”机制,让落后产能和劣质企业让出闲置或低效土地,为优质项目腾出空间,引导建设用地向优势企业转移。其中,锂能科技公司新能源电池产品占行业30%以上,亩均税收35.3万元,可企业苦于没有土地不能新上项目。针对该情况,元氏县协调锂能公司收购宏升管业公司100亩闲置土地,扩大生产规模,目前投资5.2亿元的锂能科技二期项目已开工,达效后将增加税收7000多万元。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