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白俊杰副所长来到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与公司相关负责人在规划着明年鲈鱼的育种及市场推广方案,“在顺利的情况下,产值将提高1/3”。
今年,三水区成为广东乡村振兴综合改革唯一县级试点,作为中心城区的西南街道无疑需要在探索中展现出更大的作为和担当。
西南乡村如何振兴?21日,西南街道乡村振兴百村采风行启动,邀请了一众媒体、文艺协会等代表,走访调研乡村,深入了解乡村风情、文化、产业、生态等方面情况,为西南乡村振兴提建议、出点子、找思路,提出可行性的发展路径与方向。
西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百村采风行是“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的一个重要举措,将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册”理念,借助“外脑”挖掘,共同探讨西南各村居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与模式,精准定位每条村居的特色,走出一条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建广东青岐现代渔业园区
产业兴旺是奠定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乡村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兴旺的产业,农民就业增收就保障不了,农村留人聚气也会很困难。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不仅要有美丽的田园风貌,更要有充满活力的乡村经济。
百村采风行第一站,走进位于三江汇流之处的青岐村,一眼望去都是一个接一个或大或小的鱼塘。这里淡水资源丰富,拥有珠三角少见的1 .3万余亩连片鱼塘,其规划面积2万亩的现代渔业园区在2017年荣获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授予的“广东现代渔业产业示范园区”称号。
“几年前我们这里还是塘头养猪、塘里养鱼的传统农业模式,亩产效益不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很低。”青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扬说,尤其是三水开展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清理工作以后,青岐有约五分之二的鱼塘被划入禁养范围,很多村民担心会进一步影响收入。
为了建强农村产业,青岐村委会的党员们齐心协力推动土地连片发包,以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农民收入。刘永扬表示:一开始很多村民并不支持,只有挨家挨户做工作,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终于征得三分之二以上户籍村民的签字同意。而事实证明,整合土地后的效果非常明显,青岐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在实施禁养后不仅没有降低,反而逐年稳步增长。
“这样大规模成片的鱼塘真的很难得。”有采风团成员建议,青岐村万亩鱼塘一定要连片开发,打造出规模化、特色性,这样不仅可以形成集聚效应,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形成一道美丽的桑基鱼塘景观。
其实,为振兴乡村,西南已在筹划大力建设广东青岐现代渔业园区。据介绍,2018至2019年间,计划投入3000万,完成园区牌坊、渔业中心广场、鱼塘整治、部分路网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美丽文明村居建设。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园区概念性规划,并请省农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规划部门等相关专家进行论证。”西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此外也正在将园区牌坊建设、渔业中心广场及市政绿化工程建设、鱼塘整治、园区道路整治等项目作为一个整体在三水区发改局进行总体立项,目前已制定可研性报告。
青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扬介绍,青岐村将围绕“一轴一带两心三片区”打造“海上田园”,加快土地整合,规模化、连片式规划万亩鱼塘,做强渔业产业基础,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同时利用江岸田园美景,从生产活动体验、游览观光等方面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文化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绿色是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底色。自2017年被列入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建设首批示范村以来,青岐村以辖区内阁美村、青龙岗村这两个自然村为突破口,全面推动青岐示范片建设。
走进青岐村,街道小巷干净整洁、古树葱茏、绿水相依、宗祠及庙宇历史文化深厚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阁美村进行了祠堂修缮、村前护栏也进行了改造,青龙岗村进行了厕所改造、进村辅道硬底化、修建牌坊周边停车场等建设工程。这些工程有力提升了村庄基础设施配置、绿化美化水平和村居卫生环境,实现了村容村貌的高标准重塑。村里越来越漂亮了,这在村民中已形成了共识。
青岐村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不仅村里漂亮,还有个“宝岛”一直养在深闺,这就是琴沙岛。“我之前只是听说过有这个岛,说是很漂亮,但从来没去看过。”一名在三水生活了多年的采风团成员说,“这次一走,发现这真是个宝贝,属于很稀缺的资源,很有旅游养生开发价值”。
距离青岐墟渡口300多米的西江中心,就是琴沙岛,岛上有两个村,一个是上沙村、一个是下沙村,从地图上看,琴沙岛总面积约1 .5平方公里。坐轮渡登岛后,一排排整齐的清代风格的房子映入眼帘,随处可见水磨青砖的房子。其中上沙村村前有三座连在一起的建筑,从右到左分别是黎氏宗祠、上联队仓库和东溪乡校。数百年前的历史文化仍能从这些古建筑中寻得蛛丝马迹。在下沙村,有座君赞吴公祠,堂前有一片广阔的广场,周边对称排列的民居十分统一:同样的清代建筑风格、同一高度、同样的房屋布局。即使是老屋重建,也保持了旧时式样。
得益于青岐村土地连片发包,目前琴沙岛的租金收入已翻了好几番。青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扬说,之前由于人口较少且出现了不少弃耕的荒地,一年的租金约为30万元,而现在连片开发后引入北京百草堂医药公司,如今年租金达到了200万元,村集体一下子增加了100多万元的年收入。
据百草堂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将利用这个岛屿主打康养项目,吸引人气,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不破坏岛上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它打造成一个养生休闲胜地,形成一块美岛名片,不仅可以发展村里的集体经济,也可以极大地提升青岐乃至三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水旅游界一专业人士说。
刘永扬表示,青岐地理环境独特,自然环境清新秀丽,目前以传统农业为主。今后在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的同时,青岐也将探索乡村旅游,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乡村振兴。
以乡愁纽带凝聚村民共建家乡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动力源泉。靠农村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不行,靠有限回流的农村劳动力也不行,必须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形成合力推动农村更快发展。
青岐村将如何发挥村民力量、凝聚村民共建家乡?青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永扬坦言,他干农村工作已有28个年头,要把村民拧成一股绳,确实比较难,“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青岐的古建筑多且保持完好,宗祠文化浓厚,可以充分挖掘。“宗祠是农村的一条纽带。”三水区作家协会秘书长杨璞建议,各自然村都有自己的宗祠,可以从修族谱开始,让村民从“爱小家”到“爱大家”,加强村民对自身宗族的认同感与荣誉感,增强凝聚力,从而激发村民构建起乡村振兴的共建共享格局。
“要建立乡贤会和家乡建设委员会,发挥村里德高望重者的作用,以乡愁为纽带,深挖出村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让乡风文明更具时代性、更富生命力。”有采风团成员建议,除了宗祠宗谱外,各条自然村还可以建立一座村史馆,里面张贴村里名人轶事、好人好事等,以激发村民的自豪感。
对此,西南街道表示,为增强村民共建家乡的凝聚力,今后将深入挖掘乡村蕴含的道德规范,注重发挥族老、乡贤、农村文艺工作者在弘扬优良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作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共同建设家园。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