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婺城文化礼堂驱动乡村振兴

时间:2018-11-22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网

  近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岩头村,全省首个诗歌文化礼堂挂牌成立,为这个婺风古村覆上一培文化新土,为乡村振兴输送新的力量和给养。

  婺城是浙中金华的核心区,因遥对天上婺女星而得名,曾于东汉设县,三国分郡,隋代建州。南朝沈约登楼题《八咏诗》首开诗韵之风,起婺文化之滥觞。南宋吕祖谦承理学而创婺学,讲求兼容并包、文理并重,内修出世之淡泊心,外行入世之凌云志,后有“北山四先生”何、王、金、许成婺学之兴,源远流长。在其思潮影响下,婺人薪火相传,创造出婺窑、婺剧、婺派古建、婺风传统名菜等婺文化明珠,似与越窑、徽戏等一脉相承,却又自成体系,至今传承有序。婺城街头常有“婺人说婺”,婺文化是婺城人不老的时尚。

  2013年以来,婺城区大力开展文化礼堂建设,改造旧会堂、旧粮库等文化活动场所,挖掘整理本土文化特色,不断丰富礼堂展陈,筑起“一村一特色”的主流文化新阵地。长期以来,婺城区不断引入“文化走亲”“非遗文化百村行”、乡土采风等优质文化资源,让文化礼堂成为全村百姓的精神家园,乡贤与故土交流的纽带。通过孵化乡村文化品牌,发展文化旅游、文创工作室等多形态文化经济,婺城区实现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强力驱动乡村振兴。

  依托文化礼堂,岩头村成为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片乡村热土。活字印刷、古法造纸、打麻糍、编篾……这些传统手工艺在这里以文创经济的形式实现了活态保护。如今,岩头村常有文人雅集,赋诗填词,题咏“岩头十景”,与历史重叠;常有归来的游子,在梅溪小院体味儿时记忆,对话乡愁;常有海外学子,遇见耕读传家,感受华夏文明……自今年2月以来,岩头村已接待游客1.2万人次。

  银坑村位于婺南山区,每逢周末都有五六百人驱车至少两个小时来到这里。这里早已成了婺城人的红色朝圣地。开国大将粟裕曾在此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根据地。泛黄的书页、上锈的油灯、早已硬化的橡胶水壶……展陈在银坑村文化礼堂里的红色过往,深深烙刻进参观者的心里。连续6年,临近年关,文化大礼堂的舞台上,都会举办热闹的“农民村晚”。乡里乡亲粉墨登场,载歌载舞,说学逗唱,共话家里家外新风尚,牵肠挂肚故乡情。在这一文化纽带的牵引下,不少婺商回归,人才回归,共建美丽乡村。

  下张家村是远近闻名的“茶花村”,建成了容纳华东山茶花系90%以上品种的国际茶花物种园。这个村不过963人,却早在5年前就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如今,这里建起浙江省首家“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创意园”,引入影视、文创、电商、食品研发等企业,从苗木经济、品牌经济转型探路文化经济。

  目前,婺城区已建成文化礼堂130家,覆盖全区60%的行政村,形成了7条各具特色的“德育精品研学线路”,包括安地—箬阳南山休闲区、琅琊—沙畈红色文化线、莘畈—塔石民俗风情游三条主线的“文化礼堂经济圈”。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