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新时代 新作为 新三农 乡村振兴号角响彻侨乡田园乡村

时间:2018-11-22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江门网

  

  

会场布置响应了“新时代,新作为,新三农”的农博会主题。

  会场布置响应了“新时代,新作为,新三农”的农博会主题。

  新时代,新作为,新三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广东视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带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

  从传统农业大市,迈向现代农业强市,江门农业坚持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工作纲要(2015—2020年)》、《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201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1.69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5.51亿元,同比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73元,同比增长8.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7: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0:1。

  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响彻侨乡大地。今年6月,我市召开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提出要筑牢基层基础,推进产业振兴,推进乡村治理,塑造文明乡风,人才培育引育,创新基层治理,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

  随着《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等“1+3+N”政策相继出台,江门将采取有力措施,破解制约乡村振兴关键性问题,并针对薄弱环节推出创新性政策,加快实现“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的目标。

  让农业更强,让农民更富,让农村更美,江门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1月22—25日,第六届江门市农博会在五邑华侨广场举行。作为江门“三农”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名片,本届农博会以“新时代新作为新三农”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江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成果,擦亮江门会展农业品牌名片,搭建现代农业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江门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博会是一场“三农”的盛会、精品的盛宴、共赢的盛典。接下来,江门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城乡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规划,有序推进,努力促进先进要素流向农业、流向农村,全力为打造乡村振兴的广东标杆作出贡献。

  产业兴旺

  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达220个

  2015年9月,台山成为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历经两年多的打造,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在2018年3月正式开园迎客,成为广东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探索出文旅结合、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模式”。

  新会陈皮产业自2000年以来发展迅猛,到2017年,其年产值已突破60亿元。2017年9月,新会陈皮产业园入选“国家队”,以“一轴、四园、三基地”空间布局和“一皮三产四业”全产业格局,明确了一条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产业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江门要以园区为载体,以利益为联接,打造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走标准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之路,打造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现代农业,实现富民兴村、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江门已创建了新会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台山中国农业公园、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台山鳗鱼和开平家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号”现代农业园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区达220个。

  今年7月,广东省2018年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培训班在江门举行,向全省介绍了以新会陈皮产业园为代表的园区建设“江门经验”。今年9月,江门召开工作会议,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6个,市级20个。

  创新驱动

  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多年来,江门始终坚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江门全市农作物综合化机械水平现已达59%,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成为全省的一面旗帜。

  与此同时,科技创新已成为江门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

  2016年2月,在全省率先出台《江门市示范性民营农业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扶持办法(2016—2018年)》;同年8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与我市本土农企签约共建院士工作站,标志着广东首个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落户江门……

  不仅如此,江门还是全国首个同时与农业部“四大院”签订农业科技合作的地级市;近年来,密集组建了“广东蓝海航天科普院士专家工作站”、“广东杰士作物健康理疗产业技术研究院”、“江门市禾盛牛大力研究院”等一批农业新型研发机构。

  截至目前,江门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农业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连接了农业技术进入市场的“前一公里”,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后一公里”,凝聚了科研资源,激活了企业内部创新活力,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培育。依托农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农业科创平台,江门已吸引了一批有志青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并打造了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培训基地。目前,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0多人,已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20人。

  深化改革

  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

  2013年,新会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区;2014年,江门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2015年全面铺开。新会区作为省级试点,在解决“两田制”确权、集体成员界定、农村涉地矛盾化解等方面,形成“新会经验”。

  新会区还着力推动了村组两级“三资”监管全覆盖,创造性建立了“一机构、两平台、三中心、四机制”的“三资”监管模式,构建起新会特色农村“三资”监管体系。2017年,新会区被确定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区。

  截至目前,江门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约65%的承包地进行了流转或预流转,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在全省持续领先。

  同时,江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全省首个地市全域建设市、县、镇三级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全市98个经联社、707个经济社完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江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取得了新进展,出台了市区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留用地实施细则,积极争取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基准地价制订试点,研究制定我市关于宅基地管理的工作指引,探索开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

  2018年,江门还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市,以“3年完成改革试点任务、5年复制推广改革试点成功经验”为工作目标,按照“示范带动、先行先试”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

  针对每个市(区)的优势或短板,确定1—2个改革重点和方向,江门启动15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街)创建工作,探索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的江门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解决制约江门乃至全省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问题。

  比如,蓬江区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江海区着力创建全国乡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新会区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改革,着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台山开展乡村旅游发展试点建设,开平打造乡村旅游试点,鹤山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示范和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示范,恩平市立足扶贫政策与低保政策的有效衔接,推进低保线和扶贫线“两线合一”,开展乡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工作。

  金融支农

  “政银保担”累计放贷逾8亿元

  农业金融是建设农业强市、实施乡村振兴的发展新动能。2017年,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062.48亿元,同比增加159.94亿元。江门农业“政银保担”合作机制,累计放贷逾8亿元,培育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家。

  这其中,江门成为全省首个开展农业“政银保”合作贷款的地级市后,江门项目扶持风险补偿资金增加到2790万元,发放无抵押、低息信用支农贷款26225万元,支持208家农业经营主体,4年惠及4万户农户。

  2017年3月,我市政府与省农担公司签订共建政策性农业担保体系协议,成为全省第二个全面推进农担体系建设的地级市。此外,我市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量体裁衣”式农机具专属信贷产品“农机易”购机贷款。

  生态宜居

  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

  鹤山市共和镇来苏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也是我市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的先行村。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突破口,来苏村已经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布局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如果说乡村振兴是一场“大会战”,那么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建设,就是这场“大会战”里的第一场“攻坚战”,而“三清三拆三整治”则是吹响这场“攻坚战”的“号角”。

  目前,江门正在全域推进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确保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整治任务,2019年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整治任务,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三清理”11.45万宗(处),清理杂草杂物、积存垃圾26万吨和淤泥、漂浮物、障碍物52万立方米;“三拆除”3.33万宗(处),133万平方米;“三整治”2.5万处,约30万米。

  “三清三拆三整治”只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第一步。以此为突破口,我市还全面启动了村庄规划编制,大力实施“厕所革命”,不断完善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有效延伸,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立足整治与示范创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我市积极实施“百村示范、千村创建、万村整治”工程,以连片规划建设14条精品线路为依托,梯次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启动1050个干净整洁村、110个特色精品村的创建,成功创建9个乡村旅游示范镇。

  目前,全市自然村标准化公厕覆盖率53%,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5%,建成农村污水处理站635个,实现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和村庄保洁全覆盖;112个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90个村庄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质量兴农

  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舌尖上的安全”渐成社会热点。早在2002年,江门就提出重点抓好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体系等“四个体系”,以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等“三个基地”的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004年6月29日,江门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正式挂牌运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2008年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为主,以各市(区)检测站和镇(街)、基地等为辅的市、县、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

  2016年4月,《江门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实施方案》出台,创建工作启动;2017年3月,江门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试点单位,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第二批创建单位的地级市。

  这两年多以来,我市不断健全“市—县—镇—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创新构建“农安溯+农安保+农安证”的“互联网+”信息化监管模式,完善多部门执法联动机制,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目前,我市已建成市级农业应急检验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市农检中心检测能力位居全省前列,各市(区)建有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建有70个镇级检测站,覆盖1324个村(居)。

  我市还是全省率先开展农业投入品溯源信息平台建设试点的城市,首创农资全程信息化追溯模式。2017年12月,全省农业投入品追溯体系建设现场会在江门召开,“江门探索”发挥示范效应。

  品牌战略

  “三品一标一名牌” 产品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以园区推动标准,以标准催生品牌,以品牌提升质量。早于2002年,江门已引导各地发展名特优和历史悠久的传统产品,并制定、实施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并于2012年在全省率先施行《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奖励办法》,实施品牌战略。

  近年来,江门累计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9个,制订和发布农业地方标准化生产规程49项,全市稻米、生猪、家禽、蔬菜等主导农产品全面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制修订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适应配套的地方主要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大力推广质量控制技术。

  台山鳗鱼获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新会柑获国家柑橘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称号……以“政府主导,协会统筹,企业担纲”,江门扶强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一批企业品牌、精炼一批产品品牌,朝着“个十百”品牌建设目标前进。

  目前,江门已打造了旭日蛋品、绿皇畜牧、大广农牧等亿元品牌,新会南美白对虾、得宝等十亿元品牌,无限极、台山鳗鱼等百亿元品牌。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一名牌”产品240个,总数位居全省前列。

  基层党建

  打造引领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近年来,江门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实抓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引领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通过实施“头雁”工程,江门全市共补齐配强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760多名,建立完善了500多人的村(社区)级后备干部库。通过实施“双培工程”,完成选聘大学生村官1973名、村(居)委会书记(主任)助理1150名,举办“基层干部学历提高班”培训2415名村干部。

  通过加快推进村民小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建设11个“红色村”,提升基层党建规范化水平。通过实现村民小组、村集体经济组织党组织全覆盖,落实村(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开展“基层党建十大专项行动”。同时,通过建设四级党群服务中心1400多个,实现100%全覆盖,打造“红色家园”党建品牌,强化党建服务阵地建设。

  脱贫攻坚

  建立城乡统筹扶贫长效机制

  党的十九大明确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根据中央和省的统筹部署,我市制定了《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方案(2016—2018年)》,确认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对象5097户16659人(其中农村4225户14172人,城镇872户2487人)。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建立“11+3+3”城乡统筹扶贫长效机制和“三级结对”、“四级挂扶”工作机制,全域开展扶贫线与低保线“两线合一”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出“城乡统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路子。2016年和2017年累计建档立卡贫困户3221户10517人实现脱贫,预脱贫率63.13%,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可支配收入均达到18万元以上,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粤桂扶贫协作“携手奔小康”行动部署,去年9月以来我市对口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大新县、宁明县、龙州县四个贫困县开展扶贫协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8年8月,国定贫困县龙州县于正式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在“扶贫车间”、残疾人异地就业和易地搬迁等方面创出了“江门经验”。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