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南京万科、兴化市政府和兴化市缸顾乡东罗村村集体三方携手,在全国首创“工商资本+地方政府+村集体”模式,以碧水东罗项目为“试验田”,打造新时代新农村新样本,探路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东罗模式”。从此,东罗这个只有400多户、千余人的苏中小村勇担新使命,踏上新征程。
仅一年多,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发生了巨变——金秋的东罗,丛丛芦苇摇曳生姿,小桥流水恬静祥和,金黄玉米挂满屋前,彩色稻田斑斓如画……前来调研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秦中春评价:“在东罗,看见了碧水乡愁的现实样本;透过‘东罗模式’,看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明天。”
先行先试,
打通绿色发展“两座山”
“里下河地区遍地水乡,但要论变化之大,咱排第一个!”东罗村党总支书记罗宝田说。过去一年,村民服务中心、东罗大礼堂、“东罗秋实”展览馆、乡村大食堂、特色老街、农耕体验园等项目陆续建成,东罗村“脱胎换骨”,成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田园乡村。前不久,村里举办首届中国农民节庆祝活动,碧水东罗美景“盛开”在数万游客的“朋友圈”。
水乡巨变,源于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选择东罗,就是看中东罗村的‘普通’。这块‘试验田’成功了,就可能推广复制‘万顷良田’。”南京万科副总经理管欣说,碧水东罗项目承载万科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使命。与以往“资本下乡”不同,此番万科牵手东罗,并不打算“赚快钱”,而是稳扎稳打,先闯出一条路,在探路过程中再去发掘增长点。
万科在东罗没有大拆大建,也不搞人造景点,而是先期投入解决污水处理、河道整治、农村改厕等“不见效益”的基础设施。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这样评价:“这不是工商资本与乡村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化学效应’。”
“万科利用周边垛田花海生态资源,通过专业化建设和优质客户资源导入,实现村与村、城与乡资源互补、优势互动,从而打破美丽乡村‘潮汐现象’瓶颈,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间的通道。”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王思明说。
以用为主,
一塘一屋都考虑实际用途
碧水东罗建设中,有一个术语叫“针灸式”改造。村头大礼堂年久失修,营建团队在里面打上钢筋骨架,对外立面进行“微整形”,历史外观不变,门头上的五星红旗、太阳光芒和三面红旗都还在,功能却变成现代化乡村客厅。村民食堂、村史馆前身是空置危房,老庄台变成农民服务中心,厕所还在原址但已换了“乾坤”……在东罗村,建设改造用的不是“推土机”而是“绣花针”。
“万科的老本行就是盖房子,推倒重建很简单,但修旧如旧才能保住水乡原味,才是村民熟悉的那个东罗村。”营建团队负责人姚俊说,碧水东罗景观打造中坚持以用为主,一草一木一塘一屋都考虑实际用途。团队每做一件事都要思考:给村庄村民带来了什么?
采访中,三件事让记者印象尤为深刻。一是万科精心打造“云垛”高端民宿,同时鼓励村民自己办民宿,共享生态环境“红利”。二是他们专门设一个“水上集市”,村民吃不掉的蔬菜鱼虾全部卖到乡村食堂来。三是东罗的《乡村文明公约》里不是“禁止”什么,而是“希望”怎样做。“我们始终谨记:碧水东罗的主人,不是万科,而是村民。”管欣说。
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沈和说,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像万科这样的高端团队,通过项目培养新型农民,用工业理念改造农业发展,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对接,共同参与来解决乡村落后的问题,共同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东罗让他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范本”。
由点扩面,
共筑高质量发展“一个梦”
地方政府、社会资本、村集体和村民各方主体权、责、利如何对等统一?怎样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复制模式?党建引领作用如何发挥?……10月14日,在东罗举办的“江苏乡村振兴圆桌峰会”一开场,万科方面就向满座“三农”专家开出一长串“问题清单”。
这些问题的求解在当下尤为迫切。从“房地产开发商”升级“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是新时代的“万科梦”。彼时,兴化被列入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放飞乡村振兴的梦想。梦与梦的交集,万科与东罗结成命运共同体,碧水东罗就是双方筑梦新起点。
一年来,梦想一点一点照进现实。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兴旺。万科邀请台湾知名农业推广团队,推出“八十八仓”特色农产品创意品牌,今年销售破百万元。在东罗,村民可通过村集体入股,也可在三产岗位就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村子变美了,变富了,人气也更旺了。最近,村民晏德贵家的两层小楼又加盖了一层改造成民宿,外出打工的子女回来帮忙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来到这里逐梦。兴化城里姑娘卜玥如今是东罗村史馆讲解员,碧水东罗营建团队中一半以上都是本地青年。
“在兴化乡村振兴实践当中,东罗村有条件先发先至。”兴化市委书记李卫国说,东罗周边坐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垛田花海”,将被打造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以及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区。今年,碧水东罗成功入围中国最美村镇。
“东罗实践”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研究。省农业农村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邵红宁说,要注重将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机制、农村社会运行机制相结合,既富企业又富农民,协同发展。《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总编辑李栓科建议,扩种这块“试验田”,探求出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东罗模式”,由点扩面,复制推广。
“乡村振兴全国‘一盘棋’,东罗就是国家战略棋盘上的‘马前卒’!”秦中春感叹,如今,这枚至关重要的“卒子”已“过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东罗模式”的创新探索更有价值,别具意义。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