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县按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不断强化夜校课程针对性和实效性,用“接地气”的语言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将技能技术传递到一线、将文明新风吹遍藏寨羌乡,切切实实将“农民夜校”办到群众心坎上。
今年以来,乡村振兴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要振兴,老乡要齐心。”要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留守在乡村的农民是关键,乡村要大力发展,必须激发他们的发展积极性,占领他们的思想阵地,引领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农民夜校,就是将农民聚集到一起,统一农民思想的重要平台。
在基层中,大多数农民都有想要了解新精神、新政策、新技术的强烈需求,而各级党委、政府也有宣传路线、方针、政策的需求,在双向需求的背景下,农民夜校应景而生,充当着传递精神的重要角色。但笔者了解到,在一些乡村,农民夜校只是一块形同虚设的“牌子”,农民大多不愿意参与学习,农民夜校不能充分发挥效果。究其本因,是这些地方开办农民夜校的形式、内容不能吸引群众。
农民夜校,是农民身边的学校,要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民夜校作用,不能一味采取以会代课的教学方式,必须秉持“与民同心、与民同乐、与民一体”的亲民理念,在师资力量、教学内容、开课形式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群众参与,持续提升夜校影响力。
在师资力量上,可以尝试聘请村里的老党员、致富能手、技术专家等为讲师,让熟悉亲民的面孔站上讲台,拉近与农民的距离,增强农民的参与感和认可度;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尝试编写歌舞、快板、顺口溜等形式的教学教材,打破枯燥无味的“填鸭式”教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收获夜校人气;在开课形式上,采取集中授课和分散教学结合的方式,既定期集中开课讲政策、讲精神,又经常在田上林间分散讲技术、讲发展,让农民学习在日常经常,把农民夜校揉进农民的工作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思想。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