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村镇信息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

时间:2018-10-26 人阅读 评论
来源:潍坊大众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破解“三农”问题,最终使农业高度发达、农村更加美丽宜居、农民更加富裕幸福。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离不开“人才支撑”,必须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首位,引进培养造就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只有这些人才到位了,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打好“人才”基础。前不久,在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读书会上,市委也明确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人才振兴步伐。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才能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笔者认为,当前形势下我们需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要培养人才,就是通过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甘于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人才”。“人才振兴”说到底是亿万农民素质提升的一次重大变革。要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以点带面,引领“乡村振兴”快速推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大批农业技术骨干常年奋战在农业生产一线,他们创造了大姜、大葱、大蒜等一个又一个“安丘农业”品牌,安丘农业的辉煌离不开这些乡土人才的支撑。目前这些“人才”多数处于“各自为战”状态,缺乏统一的领导、科学分工,虽然也有自发成立的合作社、研究会,但要么缺资金,要么缺信息,要么缺平台,很难形成“规模优势”。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才聚集起来,把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团队”,加强对他们的引领和指导。同时,在资金、信息、技术上给予扶持。要坚持“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把外地的技术“引进来”、经验学回来。如果条件允许,要选送一批乡村人才到专业院校培养,培训期可以是几个月或一年,也可以是三五年,真正培养一批我们自己的农业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乡土人才“燎原之势”。

  其次是吸引人才,把外地甚至国外的优秀人才“引进来”,为我所用。众所周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单靠本地“乡土人才”显然不够,必须坚持自我培养和引进人才相结合的原则,充分用好政府政策、引人机制。一方面,吸引家乡人返乡创业,让他们看到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推动市民下乡、能人回乡。另一方面,引进外地高层次人才,补齐本地人才“短板”。要识才用才、惜才爱才,对引进的人才,要从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爱护,要为专业人才开辟绿色通道、落实优惠政策、提供精准服务,更要为他们搭建发挥才能才智的平台,给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再次是要鼓励人才创新创业。乡村振兴,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鼓励人才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多“走出去”开阔视野,多了解发达地区特色农业、品牌农业、互联网+农业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闯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来。同时,要积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支持部分农民进入城市餐饮、家政、旅游、保姆、养老护理等生活性服务业或相关领域,推动城市市民到乡村体验观光,拓展城乡就业、营销渠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核心也在人才。要努力培养人才,积极引进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真正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和坚强保障。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