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重点是融资服务,难点是如何对广大农户提供信贷支持。随着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农村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加速推进,对如何有效破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提供了契机。
“三农”网络融资面临新机遇
新主体新需求加速涌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涉农新主体新业态不断涌现。同时农村经济运转、农民生产生活和农业加工流通的网络化变革,促进了各类新主体互联网化的金融需求,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新渠道新手段加速应用。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已逐渐延伸到基层乡村。依托新的渠道手段,以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技术正在渗透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各环节,为农村互联网融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
新技术新金融加速融合。当前,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技术集中涌现,金融科技迅速发展,对银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同时农村生产生活的持续数字化沉淀下越来越多可供分析使用的大数据。通过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利用技术手段对农户生产、经营、消费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地对农户画像,为创新农户网络融资产品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探索实践“三农”网络融资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农业银行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专门为广大农民研发推出了线上融资产品——惠农e贷。截至2018年9月末,全行惠农e贷余额达810.2亿元,贷款户数达79.2万户;已在35家一级分行全覆盖,县域支行开办率达到96%。惠农e贷实现了农户贷款批量获客、批量放贷、批量管贷、批量收贷,较好解决了以往农户贷款管理成本高、风险大、管户难的瓶颈问题,是金融科技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数据采集批量化。真实、有效的数据是开展农户网络融资业务的基础。农业银行依托多年来深耕“三农”所积累的政府资源、客户资源和人力资源,对外积极对接涉农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第三方交易平台等农户数据所有方,对内挖掘行内数据资源,建立起以批量采集为主、分散采集为辅的数据收集机制。
授信额度模型化。农业银行通过量化农户家庭的经营、信用、资产状况等多维信息,科学设置信贷模型和信贷参数,用相对客观的模型授信替代主观操作,避免了授信不足或过度授信。如惠农e贷批量支持水果种植农户,在选取合适模型的基础上,批量导入果农购肥购药等各类生产成本、经营规模及资产信用等数据,系统即可计算基础信贷额度,批量导出贴合实际生产经营需要的最终信贷额度,大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贷款方式信用化。乡村振兴催生的新主体、新业态等多数属于“轻资产”客户,对纯信用方式融资需求极为迫切。惠农e贷通过对农户生产经营资产负债、金融交易等多维信息的大数据分析,并作为放贷的主要依据,弱化了对农户抵押担保的要求。积极与地方农业、财政、扶贫、金融办等主管部门合作,对纳入政府风险补偿基金、政策性担保公司等增信机制的农户,批量收集信息发放惠农e贷,实现了银行贷款与财政资金的有效融合,贷款可得性显著提升。
此外,办理流程便捷化。手机等移动载体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渠道创新按下了“快捷键”;贷款利率普惠化。农业银行通过惠农e贷让利于农,实现“从农户用得起到农户还得清”的良性循环;金融服务综合化。农业银行以惠农e贷为基础,深入挖掘农户多种金融需求,通过“1+N”产品组合,向农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满足了农户存、贷、汇、理等多种金融需求。
推进“三农”网络融资高质量发展
坚持战略引领。实现农户网络融资业务有效发展,必须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加强“三农”和互联网金融战略融合,着眼长远做好规划设计,立足实际谋好业务布局,加大资源投入,用最先进的技术服务最广大的农村客户,实现金融科技和农村金融同频共振,将农户网络融资业务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坚持科技赋能。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需要银行业进一步全面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认识“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突破思维定式,加快传统线下业务的线上化改造,将互联网思维嵌入“三农”新产品、新服务和新模式中去。
坚持创新驱动。按照互联网运作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开展产品服务创新,加快制定完善一整套与互联网金融相适应的农户网络融资产品制度体系。推进模式创新,在各类农户网络融资模式推广的速度、广度、深度、新度上下功夫,重点针对涉农专业市场、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园区、农村产权改革等领域,因地制宜开展模式创新。
坚持风控为本。根据农户网络融资业务的特点,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防火墙”。构建以系统管控为主、人工管控为辅的风险管控模式,不断完善客户筛选、授信模型等系统建设,确保过程可控制,记录可追溯。持续提升系统化风险管控水平,充分依托科技手段将制度规则和管理要求转化为风控模型,嵌入到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中,提高预警监控的及时性、准确性、有效性和前瞻性。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加强与农担公司、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合作,提升风险缓释能力。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