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全程机械化率近八成 农民可支配收入增8.9%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4月印发《江苏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每项工程的具体牵头部门和参与单位,并提出具体量化指标和政策举措。8月30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十项工程目标任务达到序时进度要求,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省政府副秘书长陆留生通报上半年十项工程推进情况。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方面,编制完成8个千亿级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成立江苏省乡村振兴产业联盟,建成高标准农田175万亩,三大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超78%;
农民收入新增万元工程方面,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94元,同比增长8.9%,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3.8万人;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方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定第二批25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完成农村改厕11.5万座;
乡风文明提升工程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推进农村文明家庭建设和乡村移风易俗,开展农村全民健身活动;
万村善治推进工程方面,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地区违法犯罪活动,创新乡村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0个、省级1万个以上;
乡镇功能提升工程方面,高质量培育产城融合特色小镇,深化和扩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重点中心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提升被撤并乡镇集镇区整体面貌;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工程方面,积极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目前全省行政村双车道农村公路覆盖率达75%,以县为单位编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预计11月基本完成建设任务;
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方面,聚焦全省1.17万低收入农户的危房改造任务,全力以赴加以推进,不折不扣落实好“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要求,确定123个省定重点经济薄弱村,省级财政每村补助资金补齐200万元;
农村改革创新工程方面,全省共91个村基本完成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任务,全省土地流转面积3160万亩、占承包地面积的60%,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基本实现镇级全覆盖;
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质工程方面,强化基层党建政治功能,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9.68万个,组织实施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全面推行基层党建“书记项目”。
近两年,我省一些特色小镇出现房地产化苗头。对此,省发改委副主任汤明海表示,将鼓励各地进行产业转型,不允许以建设特色小镇为由发展房地产。“我们正在研究出台关于促进特色小镇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乡村已成为很多人周末度假的好去处。”省住建厅副厅长刘大威说,预计到2022年,我省将培育500个左右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保护100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
我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门类齐全,但优势产业不突出,整体竞争力不强,名特优农产品相对偏少;在全国叫得响的农业知名品牌不多,品牌效益发挥得不够。“品牌代表着品质,意味着价值。”省农委副主任蔡恒表示,到2020年,全省将分区域、分品种、分层级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区域公用品牌30个,引导品牌主体进行商标注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组织国内外参展活动,推动国际农产品贸易合作,提升江苏农业品牌的国际知名度。
乡村振兴还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我省人多地少、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全省还有125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苏北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经济薄弱村。此外,如何统筹整合“三农”资金、集中支持乡村振兴,如何有效调动社会资本踊跃投入乡村振兴,如何选定并集中力量抓好一批乡村振兴基础性、示范性、关键性工作,都需抓紧研究破题。
对此,我省明确,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政策支持,推进涉农资金整合,使资金支持更加集中、更加高效。以项目为载体和抓手,发挥十项重点工程牵头部门作用,通过重大项目的有效实施,让十项重点工程建设早见成效。突出“四治理四提升”重点任务,组织一批重大项目,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出台关于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有序推进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
我省还将突出示范引领,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建出“特色”、形成“样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并建立日常督查、季度调度和年度通报制度,确保目标任务落实,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