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以“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山东大学乡村振兴高端论坛在济南举行。与会学者就如何充分尊重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如何尊重农民选择等观点展开深入交流,并从学术研究角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建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赵树凯认为,农村改革的经验在于尊重农民的选择、承认农民的首创精神,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农民和政策制定的关系,同时鼓励地方农村改革的基层干部要有敢想敢干的劲头和改革创新的精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春光提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法治保障,建设合理的法律制度。在尊重现有各种规则基础上,倾听农民的呼声,尊重农民的主体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仅要着眼于农业农村发展本身,还要放在中国城乡发展的整体格局之中加以对待。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黄少安认为,理解乡村振兴战略,要立足工业化和城市化大背景;既要延续阶段性战略,统筹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也要考虑到战略的长期性。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林聚任认为,应从新的高度去认识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通过重塑城乡关系及其合理互动机制,确立城乡平等的发展政策,使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鸣表示,应当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治理体系,并实现自治、法治和德治的结合。
乡村振兴需要以产业兴旺为抓手。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应恒表示,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在于农村三产的融合发展。农业发展及其增值空间不应局限于产前和产中环节,而是整个涉农产业链系统的各环节,即融合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一个日趋复杂的大供应链体系。在他看来,三产融合的基本原则包括:以农业为基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按照有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价值链的方向,推动农村的产业振兴;按照有利于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的方向,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山东省发改委总经济师宋伟认为,总体来讲,需要做好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在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和农民富裕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布局,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具体来讲,就是结合特色化、差异性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村庄发展“三步走”战略,原则上五年一个大台阶,通过点上示范、面上展开、连片发展、整体提升,力争把一个个“盆景”连成一道道“风景”,形成一片片“风光”。
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表示,乡村振兴需要学界提供智力支持,需要长期关注“三农”的农村改革政策专家、农业经济专家、乡村治理专家以及环境科学家作贡献,更需要长期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实干家。
最新评论
|